洪洞县小河村拆楼由来民间传说

2023-11-21 01:25

1个回答
禹城辛寨镇王家坊村西南三公里处,有一个古老、文明、富裕的小村庄叫叠道村(又名丰收村)。它东面与战高村接壤,东北与王庄村为邻,西北与石庄村搭界,村北是陈寺村,村南是辛寨通往杨圈村的环乡公路。

通过查阅有关 历史 资料,采访现年94岁的刘殿祥老人得知:明朝洪武初年(即公元1369年),刘氏祖先刘汉章,刘汉杰兄弟俩儿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迁来立村,最早取村名叫“刘家庄”,随后,康氏始祖康振先也从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携家带眷来到该村定居。“问我家乡是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刘、康两姓人家同命相连,相见甚晚,在这里和谐相处,盖房修屋,开垦耕地,繁衍生息。

材料提供者 村民刘殿祥,现年94岁

相传康振先早年学过阴阳八卦,会看阴阳宅,谁家盖房都要让他规划一番,选地基儿、看宅型、择日子上梁等都是全方位服务,遇到丧事,让他给看个阴宅,选个好的位置,据说叠道村井字形道路布局,就是他规划的,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能人。人们根据他名字的谐音就送了一个绰号“康神仙”。“康神仙”兄弟三人,排行老三,据说二哥康振礼落户高唐州小张村。老家还有一个大哥叫康振让,家境殷实,心地也善良,但左脚有点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在洪洞县老家侍奉年迈的老母,因此他没有参加移民,离开故乡。此后,兄弟三人天隔一方。因交通不便,生活所迫,兄弟仨儿偶有书信来往,但多年不曾相见。康振让有个儿子叫康孝仁,非常懂事,从小立志学古圣先贤,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康振 先就把他送到当地有名的私塾学校,接受教育,当地的秀才老师传授他知识。受名师指点,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后举孝廉,入朝为官,拜当时的太宰胡惟庸为师。他办事公道,做事谨慎,善于体察民情,口碑极佳,得到胡惟庸的赏识,并受到胡惟庸重用。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康孝仁大显身手之时,不想卷入了皇权与相权的争斗,因宰相胡惟庸权势过大,朱元璋疑心他要篡权,早就萌发了诛杀胡惟庸的想法,终于朱元璋还是借“胡惟庸杀轿夫事件”杀了宰相胡惟庸。

史书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并且将“权力斗争扩大化”,凡是列入胡惟庸的朋党,一律户灭九族,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可怜康孝仁 鞠躬尽瘁,为国尽忠,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到头来被定性为 胡惟庸朋党 。自己喊冤叫屈,仍然稀里糊涂掉了头,还连带了家人。整个康氏家族无论是老家康家洼,还是禹城县刘家庄,高唐州的小张庄,所有家族成员几十口无一幸免,全部被斩杀。就是死去的亲人,康孝仁的祖先、父亲康振让、叔叔康振先虽死也不得安宁,被官兵强行扒坟掘墓,分尸扬骨,整个刘家庄被官兵糟蹋得乌烟瘴气,满地狼藉。房屋被烧,树林被砍伐,后荒废成一大湾,还连累了其他村民。这件事情被刘家庄村民称之为“朱(猪)吃康(糠)”事件,至今广为流传。

叠道村头的美丽小河

有道是祸不单行,人祸刚刚平息,又来洪灾,上天像发了疯一般,携风带雨肆虐而下,暴雨致使河满壕平,刘家庄本来地势就低洼,整个村庄被淹,房屋被冲塌无数,道路被淹没,出行靠趟水。村长刘太公焦急万分,遂召集大家商量对策,村民异口同声表示听从调遣。大家齐心协力,不辞辛苦,几百口人男女老少齐动手,先是把道路两个宽面叠成土堰,然后用锨从周围把泥土从水里挖出,扔到叠成的堰里边,将道路垫高(高于周围水平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多日紧张而又忙碌地劳作,村里被洪水淹没的道路终于露出水面,冲毁的房屋也得到修缮。从此后,出行再也不用靠趟水了,人们笑在脸上,喜在心里。村长刘太公为纪念这一 历史 性的时刻,以表彰大家叠堰成道的功绩,遂报请官府批准将“刘家庄”改名为“叠道村”。

叠道村的另一个来历。据说燕王扫北之时,因所处位置交通便利,道路交错重叠、四通八达,这里就发展成为一个重镇。该村村南那条东西向公路,就是高唐州通往济南府的官道必经之处,称之为“南官道”。因其村庄,通往四外八乡的道路九股八岔,交叉重叠,故命名为"叠道村"。上世纪“文革”初期,叠道村在村西北拿出六十亩地,作为试验田种植小麦,第二年麦季小麦获得亩产500斤的大丰收,震动了全公社,成为辛寨公社的样板村。为了满足叠道村社员期盼农业大丰收的美好愿望,遂将村名改为“丰收村”。改革开放以后,又将村名改回"叠道村",一直沿用至今。

叠道村 历史 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民国时期曾涌现出高梦九,刘殿勋两位杰出人物。

叠道村的村容村貌

高梦九,辛寨镇叠道村人。民国初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高小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昌师范学校,较早地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北京学生发动的“五四”爱国运动对其影响深刻。他痛恨北洋军阀对外软弱无能,对内镇压爱国学生的可耻行为,积极参加学校进步老师组织的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政治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高梦九和他的同学受进步思想影响,满怀爱国激情,走上街头散发抗日传单,号召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一直对外。根据上级组织的安排,他回村秘密参加革命活动,联络乡里乡亲,成立保家队。村民们自发地从家里拿来斧头、棍棒、刀具等器械做武器,同祸害当地群众的日伪杂团做斗争,在周围村造成很大影响,成为日伪杂团的“眼中钉 ”。后来,高梦九在本镇五佛杨村土楼秘密召开会议,被人告密,土匪杂团组织人马,包围了土楼,高梦九身中数枪,负重伤,被抬往本区魏寨子村就治。据传被土匪头子派人在中药里下了毒,毒发身亡。唯一介绍高梦九加入组织的班主任孙老师,一直在聊城从事地下活动,后来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壮烈牺牲。高梦久的身份直到今天仍然是个迷。“文革”期间,上级曾经派人到叠道村,进行走访调查,因高梦久一家划的是上中农成分,属靠边站的对象,一直从事的是秘密活动,表面上看和一般的杂团组织没有什么两样,又和党组织失去联系多年,了解情况的当事人又先后去世,所以,调查人员也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无功而返。时隔多年,也再无人提起。

图为叠道村村民自发捐资两万余元修建的土地庙

刘殿勋,辛寨镇叠道村人。出身富裕家庭,天生聪颖,学习成绩优异,曾就读于燕京大学政治系,后任山东省省党部委员,协助省主席张宗昌管理政务,后协助山东省主席韩复渠管理政务。他为人正派,为官廉洁,口碑良好,给老百姓也做了一些好事。恰逢日寇侵略东北,紧逼华北,曾多次向韩复渠进言献策,劝韩早做打算,抵御日寇侵略,遭到韩复渠拒绝。他痛恨国民党腐朽统治,因满腔爱国热情被浇灭,政治抱负无法施展,遂心灰意冷,顿感大势已去,一怒之下递交辞呈。据说后来去了青岛大学教书。日寇占领山东以后,因病返回家乡,不久病逝。
相关问答
洪洞县迁民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19 14:25
民间传说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 故事大全我为大家带来一篇洪洞县迁民的故事: 这一带的人都说:“咱是山西洪洞县野翅窝人。”这倒不假。不过,要说野翅窝,得先说大槐树。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边,有...
全文
洪洞县没一个好人?
1个回答2022-08-31 05:29
起于“苏三起解''
洪洞县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1-03 19:03
皋陶:李氏始祖,法律之祖。 造父:赵氏始祖,赵国始祖。 师旷:师氏始祖,音乐鼻祖。 薄姬:汉文帝刘恒之母。 范郭鼎:清代理学家。 张瑞玑:清末民初革命家、书画家和诗人。 南汉宸: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
全文
洪洞县名字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07 11:10
洪洞县,县名的来源,传统的说法是取城南洪崖城城北古洞而得名。隋属临汾郡,义宁元年(公元 617)改名洪洞县,自此历代县名不改。1954年洪洞与赵城二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仍名洪洞县。
洪洞县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12 19:19
皋陶:李氏始祖,法律之祖。 造父:赵氏始祖,赵国始祖。 师旷:师氏始祖,音乐鼻祖。 薄姬:汉文帝刘恒之母。 范郭鼎:清代理学家。 张瑞玑:清末民初革命家、书画家和诗人。 南汉宸: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
全文
山西洪洞县迁民是哪一年
2个回答2023-02-01 12:11
山西洪洞县迁民是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开始,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又因移民离开的地方在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附近,所以还有明初...
全文
"洪洞县没一个好人"的由来?
2个回答2022-07-25 22:29
源于京剧《苏三起解》里的一句唱词:“洪洞县里无好人” 剧本里唱的是洪洞县衙里没好人,后来人们传成洪洞县里没好人了。
山西洪洞县方言父亲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9-30 14:05
亲,这是曲沃吧
请问,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来历吗?
1个回答2024-03-02 20:26
洪洞县大槐树的历史来历:位于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明史》、《明实录...
全文
“洪洞县里无好人”的出处
2个回答2022-11-01 23:36
京剧《苏三起解》里有唱词:“洪洞县里无好人”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