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与虎溪

2023-11-21 14:29

1个回答
  元丰七年(1084)春,神宗亲书诏令,量移苏轼为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至七年四月离去,在黄州整整住了四年三个月。
  离开黄州,先下九江,与老友刘恕的幼弟刘格(道纯)和参寥和尚一同前往庐山游玩。一路游赏,来到北香炉峰下的东林寺。

  这东林寺原是晋朝慧远法师的弘法道场,远公在此组织佛教史上有名的白莲社,弘扬净土教义。此地有香炉、经台、天池诸山,环列寺南,翠岚照槛,风景如画。寺外有条虎溪,相传当年溪边林薮中,蓄有老虎护卫这座律寺。远公送客,从来不过虎溪桥,只有陶渊明、陆修静来访那一回,远公送他们走时,一路讲话,不觉过了溪桥,林间伏虎忽然大声鸣啸起来,三人相向大笑。这不过《高贤传》里一段“山林佳话”而已,与史实不合,然而寺有三笑堂,苏轼也题过《三笑图赞》。
  东林本为“律宗”的寺院,甫于元丰三年(1080)诏改“禅席”。南昌太守原要延请宝觉禅师来做住持,宝觉举常总法师自代。常总听到这个消息,连夜走避。王太守传檄属郡,追踪访求,终于在江西新淦深山中找到了他,推避不得,才来庐山。东林老僧说:“远公曾留谶记:吾灭七百年后,有肉身大士革吾道场。今符其语。”苏轼来时,常总长老正在大事扩充院宇,修葺一新,当即招待这两位贵宾留宿寺中。

  虎溪,水深石怪,春夏之间,山泉汹涌,湍流甚急。这一晚,苏轼在枕上,就听着虎溪淙淙的水声,山鸣谷应,彻夜不绝。恍惚之间,他觉得庐山这片山色,岂不就是《法华经》上说的,世尊菩萨所现示的清净法身,庄严妙相。若然,则这片彻夜不绝的水声,即便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日夜不停地在念着佛偈。以溪山见僧之体,以广长舌、清净身见僧之用。苏轼崇敬常总长老的高洁,就将这份“东林夜怀”,作成一首小诗,赠与常总:
相关问答
虎溪三笑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2:10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不过,有...
全文
重大虎溪校区小孩子可以进
1个回答2024-01-29 15:57
不能。重大虎溪校区是指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小孩子是不能直接进入校园的。因为虎溪校区即为重庆大学的正式教育场所,一切进出校园的人员均需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以确保校园安全。对于来访的小孩子,可以在成年人的陪...
全文
虎溪夜月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4 14:13
厦门二十名景--虎溪夜月 虎溪岩,满山皆是巨石。明万历年间,嘉禾人林懋时爱石成癖,自比“石痴”,邀友出资到虎溪岩开山,朋友见难离去,他仍独自挖山不止,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挖出一个大洞,取名“稜层...
全文
关于虎岩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4 05:24
清嘉庆《惠安县志》载:伏虎岩在昆山南,北宋祥符(1003—1016)中僧道养隐此,能伏虎。元泰定(1324—1328)中,连应元刻其事于石上云:道养精习律乘,并能伏虎,每朝出暮归,虎均伏于山下等候。有...
全文
《浣溪沙》中“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6-26 02:01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
全文
想知道: 本溪市 本溪灵泉寺 在哪
2个回答2022-09-24 12:44
应该是在溪湖区的张其寨黑贝村,从本溪市内到高台子,路过奚堡,翻过大岭后,进入张其寨地界后有个黑贝村,在那里了。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1-12 03:46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到蕲水的清泉寺游玩,寺面临兰溪,溪水往西流去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的意思
2个回答2022-08-16 06:50
到蕲水清泉寺去游玩,清泉寺临近兰溪,溪水向西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