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爸爸爸》落在大山里和白云上的愚昧

2023-11-22 04:15

1个回答
书名:《爸爸爸》

“两人嗅了一阵,发现大家手都是臭的,袖口也都是臭的,连棒槌和竹篮也有股怪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空气早就臭了,连嘴里说出的话都像放屁。”

这本书的名字很有意思,初以为是写关于爸爸的故事,看完之后才明白不是。

反倒是文中的主人公刚出生,就被爸爸抛弃了。

书名与故事内容,多么格格不入,多么讽刺。

故事中的鸡头寨“落在大山里和白云上,人们常常出门就一脚踏进云里”,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可这里的人却不美,他们愚昧、迷信、守旧。

这里还有一个心智不健全的,样貌怪异的“丙崽”。

丙崽一生只会说“爸爸”和“x吗吗”这两句话。

因为他智商低,生活不能自理,常常受人欺负。

有人说是因为他·妈妈烧死了蜘蛛精遭了报·应,所以生下了他。

也有人说他·妈就是蜘蛛精,所以他才会是个傻·子。

可事实到底如何,无人知晓。也没人愿意探究。只要心里有气的时候,发泄给丙崽就好了。

不过丙崽也不是一直受人欺辱的,他也短暂的受人尊敬过。

那是收成不好的时期,鸡头寨与鸡尾寨因为要不要炸掉鸡头峰而起了斗争。

鸡头寨的人吃了败仗,在反思为何砍牛头测吉凶的方法不灵验时,丙崽低智的行为在村民们眼里忽然变得神秘莫测起来。

有人觉得他的“爸爸”和“x吗吗”或许就是指点迷津的阴阳二卦。

于是丙崽从一个万人嫌变成了鸡头寨的神明。

人们对他顶礼膜拜,给尽好处。

只是即便听了丙崽的“预言”,鸡头寨还是输了。

参与战争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

为了不连累村里能够继续繁衍的青壮年,老人们默契的准备喝毒药,同时拉上了丙崽。

但老人们的自我牺牲并没有留住鸡头寨的年轻人。

他们还是选择了迁徙,离开这个繁衍了许多代的山寨。

而丙崽,本会与“无用”的老人们一同离世,可他即使喝了毒药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鸡头寨的村民们会去哪里?丙崽为什么活了下来?

没有答案。

在阅读过程中,我总不由自主地感叹鸡头寨村民的自私愚昧,也惊讶于他们的迷信和守旧。

可是读到结尾,我猛然惊觉,人类的劣根性从古至今都难消。

当为着自己的一点成就沾沾自喜,对弄不懂的东西持拒绝态度的每个时刻,我就不是愚昧守旧的吗?

若不是,那“丙崽”为何总能大难不死?
相关问答
一年级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拾金不昧的好爸爸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4-12 03:37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为《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书。这是一本科幻小说,我很喜欢读。其中,《拾金不昧的好爸爸》这一篇文章,读后我深受教育。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爸爸,看见自己的儿子捡到一元硬币,正...
全文
愚人节爸爸应该怎么整孩子
1个回答2024-01-26 01:47
你好,个人感觉不应该,毕竟是长辈, 但是适当的开个玩笑可以, 但是不能整的很大。
愚人节难道我要当爸爸了吗
1个回答2024-05-23 03:04
时间搞错了吧? 愚人节是外来文化节日,固定在每年4月1日;清明节是传统文化节日,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我想对你说
1个回答2024-05-30 00:13
是作文题目还是写一段话? 一段话如下: 爸爸,还记得您最喜欢的那种花吗?她在您离开那天就枯萎了。随着那花的坠落,我们的心也变得愈加哀伤,思念如同看不见的丝巾,萦绕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哭了,再也看...
全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 说说我和爸爸之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7:53
是林海音的吗?
爸爸的花儿落了,如果你是英子,你想对远在天边的爸爸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12:10
爸爸,是你让我懂得了自己做事,让我学会了独立,您永远在我心里,高而伟大!
爸爸的花儿落了里为什么爸爸看自己的指甲?
1个回答2024-02-28 08:37
哈哈!! 你的书中说:"爸爸转过头去那边的墙,看看自己的手指甲"-----爸爸的手是栽那棵花的手啊!你明白老人的付出与得到吗? 动脑筋,理解大人的心思啊!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1-27 10:54
她的父亲严中有爱、鼓励孩子、很重手足情、特别爱花的性格在她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赖床事件。那天早上,起床时就已经不早了。因为我害怕上学会迟到,所以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但爸...
全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里为什么爸爸看自己的指甲?
1个回答2024-03-07 19:10
爸爸的内心有强烈的感情激荡,情不自抑地要流泪。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
爸爸的花儿落了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9:13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林海音的一篇小说.小说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间的北平.《城南旧事》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京味气氛,它所描述的北京城乡习俗、杂粮面食制作、民间谚语传说、土语方言以及胡同街坊里的趣闻...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