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寓言二则》中的潜入思维

2023-11-23 09:57

1个回答
《寓言二则》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选编了《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则寓言。

寓言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一个故事,从中告诉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在文本解读时,我们重点从分析矛盾的角度,作为这篇文本解读的策略。

《亡羊补牢》从分析矛盾的角度切入,该如何解读呢?我们会发现,在整篇课文中,其中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窟窿”出现了五次,正是由于羊圈出现了一个窟窿,那个人没管他,才不断丢羊,后来,他听了邻居的建议,堵上窟窿,从此不再丢羊。

《亡羊补牢》的寓体是羊丢失了,那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劝告,修理羊圈,羊就不再丢失了。

寓意是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从分析矛盾的角度可以找出浅层矛盾和深层矛盾,浅层矛盾是这个人的动机,是希望禾苗快点长高,结果禾苗枯死,深层矛盾是我们要顺其自然,否则就会违背规律。

《揠苗助长》让宋人为了使禾苗长得快一些,就把禾苗拔高,结果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

寓意是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寓言思维的特征之一是:主题先行。

作者目的是想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所以是先想好寓意,然后再编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

语言思维的特征之二是:寓意于象。

《亡羊补牢》故事中的象在哪里?象在情节中,在环境中,在人物中。故事中,首先羊圈有一个窟窿,而且外面有狼,所以杨才会丢失邻居,曾经劝告过他,让他把羊圈修理一下。

寓言思维的特征之三:刻意夸张。

寓言故事都用了夸张的手法,故事情节夸张,故事主人公的想法夸张、做法夸张、结果夸张。

比如《揠苗助长》中宋人作为农民,应该知道禾苗虽然长得慢,但是你慢慢长高,最后结出果实的,怎么会有禾苗长得越快越好的夸张想法呢?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目的是为了揭示故事中的寓意。

寓言思维特征四:象大于意。

学习完寓言两则,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新编的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故事中的寓意,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寓言的兴趣。
相关问答
重生潜入梦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02 02:59
《重生潜入梦》是第十个名字所著的都市生活小说。首发于奇迹网。
推荐一些潜入动作类的电影。
1个回答2022-10-01 09:43
成龙 的警察故事系列
潜入的潜读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29 05:40
潜 拼音: qián
潜伏和潜入的区别
1个回答2022-11-28 22:48
潜入敌人内部,隐藏在敌人的组织中,作为一招伏棋,伺机发挥作用。潜伏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潜伏既可以用作动词,也可以用作名词。潜入指的是侵入。 潜入飞上的意思是指能够潜入水中或者地下,能飞上天空的意思...
全文
“潜入”的“潜”的拼音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1-01 23:19
潜拼音:qián
潜入的潜的拼音
2个回答2022-11-03 18:01
潜入的潜的拼音 潜拼音 [qián] [释义]:1.隐在水面下活动:~水。~泳。~坝。~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 2.隐藏的,秘密地:~藏。~伏。~遁。~逃。~力。~心。~师。~...
全文
每当生气的时候看看快乐的钥匙哲理故事就好多了,如何让快乐钥匙这种思维方式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1个回答2024-03-13 11:37
但你得找生气的原因。。。有些事情是要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可以选择逃避。。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若是你真的弱小解决不了。。可以缩小自己的领土。。。拒绝伤害你的人。。和他交往。快乐...
全文
怎么让孩子动脑筋 开发孩子的思维潜能
1个回答2024-02-11 20:17
1. 学会做梦 化学史上曾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梦,相信上过高中课程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关于苯环的梦呓,他在梦举塌晌中看到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从而领悟到苯分子原来是一个...
全文
如何巧妙地开发孩子的思维潜能
1个回答2024-02-04 14:02
1、让孩子做脑的主人 认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与生俱来无限的潜力。不要一味以“别人都这样做,我当然也应该这样”的心态,盲目消耗孩子的能量。 2、把“你能”的自信深植在孩子心中 “我能办到”...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