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上卷》六鱼(2)

2023-11-23 15:04

1个回答

宋代以策论考取进士,限一千字,称为"千字策〃,古代的书信称为"八行书"。孔子的弟子有若和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相对。凋谢的花儿上没有了飞舞嬉戏的蝴蝶,茂密的水草中有穿梭的鱼儿潜藏其间。落叶在秋风中上下翻飞,荷叶浮在水面上,卷起来又舒展开来。孔子出门遇雨,有的学生让他跟子夏借伞,但孔子不愿意,他说,子夏家里不富裕,我怕我去借伞,他因贫而惜物,这样就彰显别人的短处了;晋阮裕有一辆好车,任何人借他都会借给,但有一次,一个人的母亲去世安葬时想借他的车子,怕他不借就没有开口。阮裕知道后,就把车子烧了。

短褐 :古代平民穿的粗毛或粗麻织的衣服。

华裾 :裾,衣袖和衣襟。华裾,指华美的衣裳。

六朝 :有南六朝(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建都于今南京)和北六朝(魏、晋和北朝的后魏、北齐、北周,以及隋,均建都于北方)之分,今一般泛指三国至隋这段时期内南北两方的各个朝代。

天禄、石渠 :西汉长安皇宫之内的殿阁名,殿阁内收藏国家图书典籍。

千字策 :指策论,宋代庆历之后考试有策论,字数限为一千字。

八行书 :旧时笺每页八行,故称书信为八行。

有若 :字子有,孔子弟子。

相如 :战国时有蔺相如,西汉有司马相如。

爱见 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 :宣尼,孔子字仲尼,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追溢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简称宣尼。《孔子家语》载:孔子出门遇雨,有学生让他跟子夏借伞,孔子不愿意,说:“子夏家里不富裕,我怕我去借伞,他因贫而惜物,这样就彰显别人的短处了。”
见,表现、显示。长,长处、优点。服,叹服、心服。假,借。

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阮裕,东晋哲学家,阮籍的族弟。《晋书·阮籍传》附《阮裕传》:阮裕有辆漂亮的车子,只要有人来借,他总是高兴地答应,从不吝啬。有个人母亲去逝想借车办丧事,因忌讳不吉利没敢开口。阮裕听说后长叹道:“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把车烧掉了。彰,使……明显。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车万育 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 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 中古汉语 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 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 )四种声调, 二元化 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áǎ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 阴平或平调 ;第二声叫 阳平或升调 ;第三声叫 上声或上音 ;第四声叫 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 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3)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1)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2)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3)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1)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2)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3)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

相关问答
六鱼-《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4-01-22 08:21
无对有, 实对虚, 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肆老, 宝马对香车。裂消升 伯乐马, 浩然驴, 弋雁对求鱼。 分金齐鲍叔, 奉璧蔺相如。 掷地金...
全文
声律启蒙中,"六鱼"其二
1个回答2022-07-22 10:17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声律启蒙一东的意思,声律启蒙上卷一东
1个回答2023-10-16 08:12
1.声律启蒙一东是律诗上平声15韵之一。 2. 上平15韵有一东、二冬、三江、租雀四支、五微、六鱼、七雨、八气、九绝、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弊做早寒、十五删。 3. 《声律启蒙...
全文
声律启蒙除了上卷下卷,怎么还有仄韵声律启蒙~有什么不一样的么
2个回答2022-05-31 07:45
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上卷为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这十五个韵部;下卷为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
全文
《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4-01-29 12:25
是训练儿童应对、声韵的启蒙读物,分上下两卷。包罗天时,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的虚实应对。从单子对到双子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再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
声律启蒙是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1-25 08:13
声律启蒙是是古代教小朋友学习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古人写诗,讲究押韵,就是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要相同: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和霜的韵相同,都是ang,这样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听上去也非常悦耳。...
全文
声律启蒙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04:26
声律启蒙是古代教小朋友学习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 《声律启蒙》是古代教小朋友学习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 古人写诗,讲究押韵,就是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要相同: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和霜的韵相...
全文
声律启蒙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5-31 05:16
如何进行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2-06-19 06:42
声律启蒙
1个回答2022-06-05 23:42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