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饥饿”导致孩子频频“自残”?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2023-11-23 15:45

5个回答
家长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引导孩子认识,了解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给自己的情绪命名。如果孩子有负面情绪也要接纳理解。
父母应该和孩子做朋友,了解孩子内心所想的是什么,才能避免自残的现象。也就是说要针对治疗。
父母其实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要学会聆听孩子的意见,而且也要肯定他们
情绪饥饿,是一种心理状态,抑郁、焦虑、萎靡不振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当孩子出现这样状态时,父母不仅要在感情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还要丰富孩子的情感才好。

在我国,儿童自杀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专家们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偏向于认为社会和家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有的则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过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其实这两种因素,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只不过在具体的孩子身上,可能一个多一些,一个则少一些。

比起儿童自杀引起的社会关注,另一种孩子的极端行为——自残,关注的人就少很多了,然而这才是更为普遍的。上个月月初的时候,就听说了一个类似的案例:隔壁小区里的一个八岁男童,用削铅笔的小刀把自己的手臂割破了,好在发现得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了解,这个小男孩正上二年级,由于最近的一次小测验考得不好,被老师说了几句,心里气闷,便在回家的路上做出了傻事。孩子到家后,奶奶发现他手臂上都是血,差点没吓晕过去,好在送到医院后发现没割到要害,只需简单清洗包扎就可以回家了。家长后来闹到学校里,认为是老师批评孩子导致的自残行为,老师却觉得很委屈,因为她只是稍微说了几句,孩子不至于受到这么严重的打击。

最后在校方的调解下,双方和解,奇怪的是,家长也没有对老师提什么要求。原来在争吵中,老师曾质问孩子的父母对他不够关心,平时都把孩子扔给老人带,导致孩子长期存在心理问题。老师还表示,如果是家长需要追究,她就会给孩子做心理鉴定。由于被老师说得心虚,男孩的父母最终妥协,再加上孩子也无大碍,便当作没事发生一样了。


八岁男童自残,到底是老师的错还是父母的错?其实与“情绪饥饿”有关

1)什么是情绪饥饿

人不吃饭就会饥饿,这是生理需求决定的。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最基本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像吃不饱饭一样产生“饥饿感”,这就是情绪饥饿了。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感情需求是什么?当然就是父母对他的亲情了。所以一旦父母疏于陪伴孩子,孩子就很容易陷入情绪饥饿的状态,而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则有很高几率出现自残行为。


2)老师的批评只是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得出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了。案例里的那个小男孩自残,老师的批评只是导火索,家长长期疏于陪伴,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所以要说错的话,明显还是家长过错更大,而老师只不过是在行使自己的正常权利而已。

每个人都会情绪饥饿,原因也各不相同。但对于孩子来说,情绪饥饿的原因则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不和睦,二是亲子陪伴不够。由于情绪是一种捉摸不定的东西,所以要想判断孩子是否处于情绪饥饿状态,还得通过具体的表现来看才行。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情绪饥饿?有这些表现就要当心了

1)哭闹变得频繁

小孩子都喜欢哭闹,但总体上,孩子哭闹的频率是比较平稳的。比如一个特别爱哭的孩子,可能会一个礼拜哭一两次,而不太爱哭的孩子,可能一个月才哭一次。如果发现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哭闹得特别频繁,那就得留意了,这很有可能就是情绪饥饿的外在表现。在情绪饥饿的状态下,孩子的情绪会特别不稳定,外界稍有扰动,就会迅速积累大量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孩子哭闹起来。


2)情绪容易失控

还有一个信号也是值得家长们关注的,那就是平时脾气还挺好的孩子突然变得容易情绪失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阈值,当情绪累积突破这个阈值,就会情绪失控。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阈值都会很高,而在情绪饥饿的状态下,却会变得很低,从而使得失控更容易发生。所以只要孩子最近情绪失控超过一次,就得留起心来,因为这显然不是偶发的。

3)出现自残行为

关于情绪饥饿的表现,还有一种就是上面提到过的“自残行为”。事实上,这已经是情绪饥饿到极点的表现了,如果家长直到此时才发现,那可就非常失职了。但只要补救,为时未晚,只要家长及时介入,还是可以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自责的同时,也不应放松警惕。

肚子饿了要吃饭,情绪饿了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就是满足情绪需求,或者可以形象地说,就是“喂心灵”。身为家长的你,当孩子陷入情绪饥饿的状态时,要学会去给他“喂心灵”,如果你还不会,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办法。


帮孩子摆脱情绪饥饿,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喂心灵”

1)增强亲子互动,满足孩子的陪伴需求

很多早教专家都指出,父母的亲子陪伴是无可替代的。无论你有多忙,都建议保证每天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独立时间用在孩子身上,可以陪他说说话,或者陪他一起玩游戏。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让亲子陪伴最有效,从而极大地弥补孩子感情需求的不足。


2)引导孩子消解负面情绪

当正常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不但会陷入情绪饥饿的状态,更会不断积累负面情绪,而这也是加重情绪饥饿症状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解决情绪饥饿的问题,消解负面情绪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惜的是,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特别有限,故而需要父母帮助和引导,比如让他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和难过说出来,甚至可以用日记记录下来。只要有了合理的消解渠道,负面情绪就能够一点一点地减少,当少到一定程度,情绪饥饿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再严重了。

自残到自杀,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所以当孩子做出自残行为的时候,无论程度有多么轻,家长都不应该忽视,而应深究其背后的情绪饥饿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做,你的孩子才能平安健康地成长。

相关问答
宝宝的另类饥饿 父母懂多少?
1个回答2024-01-27 20:07
        宝宝出生后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以及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不仅身体在长大,精神活动也开始萌芽,如果宝宝有“精神饥饿”,会影响到他们的体格与智力发育。           肚子饿被我们...
全文
湘西十四岁女孩撑起一个家,父忘母残视频
1个回答2024-02-09 12:32
你好 湘西十四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父忘母残 可怜的孩子 愿苍天保佑她 好人一生平安
求教育学生孝敬父母的视频
1个回答2024-01-23 21:31
看湖南卫视前段时间的变形记啊 有不错的教育意义 以前我都放给学生看的 效果不错
胎动频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个回答2024-03-28 01:43
一般来说,胎动每小时不少于3-5次,但如果每小时胎动超过10次就要考虑为胎动频繁了。如果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胎动频繁,则意味着胎儿在母体内遭遇了不良状况。 造成胎动频繁可能有这些原因 【生理性原因】都是...
全文
(父子情)父母必看....那视频里的英文歌曲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5 00:44
歌曲名: Cat's in the Cradle
谁被饥饿折磨致死
1个回答2024-02-07 05:56
民间最富传奇(两把菜刀)、形象最富标志性(胡子)、命运最惨(饥饿折磨而死)的是贺龙元帅。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总感觉饥饿?该如何缓解饥饿感呢?
2个回答2023-07-09 13:25
长时间没碧哪有吃饭铅慧滑,新陈代谢比较快,患有糖尿病,肠胃蠕动特别快,患有甲亢,我会让自己觉得特别饿;在自己感到饥饿的时槐腊候,可以吃一点水果或者是喝一点水,就能够缓解饥饿感觉。
求父母为孩子读书付出的视频
1个回答2024-02-07 04:29
背着爸爸去上学,暖春,妈妈再爱 我一次,变形记
求一个视频的名字,大概是我的父亲母亲的一个视频!讲述的是一个导演,以自己父母的故事拍的一个视频!
1个回答2024-01-10 07:18
《我的父亲母亲》,是中国大陆于1999年推出的一部剧情电影。本片以一位乡村是一部讲述爱情、家庭、亲情的电影。一个纯朴的姑娘爱上了一个年轻的男人,
是什么导致孩子爬窗坠楼事件频频发生??
1个回答2024-01-22 06:19
中国式家长的杯具父母没办法带孩子 只能让祖父母带 祖父母吧 比亲生父母还疼孩子 但是就是没那么大的精力有些小孩 真的是上窜下跳的 没安生过 你稍微一转身 他就能爬到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去怪孩子吧 孩子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