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

2023-11-23 17:11

1个回答
  今天,看到了一位心理学博士分享的她朋友的故事。

  朋友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有一次出差了。他们回来时给家里的每位成员都带了礼物,其中有一条特别漂亮的公主裙。朋友当时看到非常喜欢,她以为那是爸爸妈妈专门给她带的。但是,爸爸妈妈却把那条漂亮的裙子送给了堂姐。原来,爸爸妈妈认为她的年龄太小,还不适合穿裙子。朋友为此失落了好久,从此她的心里就对公主裙起了执念。

  她参加工作之后,第一次发工资就先去买了一条裙子。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去逛服装店,看到漂亮的裙子就忍不住买下来。但是,因为工作的场合并不适合穿裙子,她买的那些裙子大多都挂在衣柜里当摆设。尽管朋友也知道这么做意义不大,但是总是忍不住去买。只要不买,她的心里就会不舒服。

  心理学博士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朋友的行为是属于典型的因为童年缺失引起的报复性补偿心理。当时她对那条裙子极度渴望,爸爸妈妈却没有满足她的需求,于是让她的心里产生一种匮乏感。长大之后,为了填补这个缺口,她就不停地买裙子。

  明星张歆艺也分享过类似的经历。她小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上初中时还要穿爸爸的劳保鞋,她的衣服经常是妈妈用旧衣服改过的。有一次她特别想要买一双小白鞋,妈妈一看标价99元,就没有给她买。还告诉她,如果她在后面的考试中进步多少名,就会给她买。

  为了得到这双小白鞋,张歆艺刻苦努力地学习,在考试时达到了妈妈要求的名次。但是,妈妈最后仍然没有给她买。那个时候张歆艺失望极了,她发誓长大之后一定要努力赚钱,赚了钱之后要给自己买很多小白鞋。后来,她真的挣钱了,就给自己买了特别多的小白鞋。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许多成年人童年时被无情抑制住了买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对自己进行报复性补偿的症状。根据调查,一年有7000万成年人在淘宝给自已买玩具,某乐高玩家一年花费1200万买乐高。这些人在小的时候曾经对某些玩具非常渴望,但是都没有被满足,自己长大之后有能力了,开始满足小时候的愿望。

  这种心理在大多数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出现过。小的时候特别想吃某种美食,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某个玩具,小的时候特别想去某个地方玩。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愿望没有被满足,于是在我们心里成了一个需要填补的空缺。长大之后,我们会想办法填补这个空缺。有的人长大后可能是得到满足了,也可能是自己释怀了,这些空缺就会填满。但也有一些人,为内心的这个空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似乎怎么都填不满。

  甚至有一些人,会把自己童年的缺失无意间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小的时候可能曾经被父母忽视、拒绝、惩罚过,体验过强烈的焦虑、悲伤、恐惧等心理。他们当了父母之后,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心理,避免让孩子体验他们有过的经历,在教育孩子方面会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有的父母喜欢给孩子买很多零食、玩具、新衣服等等,远远超出了孩子的需求,甚至有些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大人做这些,其实只是满足了自己小时候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孩子不领情时,大人还会感到不理解,认为孩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的父母因为学习和父母起过冲突或者在学习上遭遇过打击,他们会刻意放低对孩子学习方面的要求。比如经常让孩子请假,纵容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经常对孩子说“成绩不好没关系,只要开心就好”。这样做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让孩子觉得学习不重要,对自己没有要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的父母小的时候因为条件不允许就没能接受好的教育,内心很遗憾,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参加补习班,给孩子提出超过他们能力的要求,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他们认为这么做就是为了孩子好,而没有问过孩子自己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愿意,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童年的缺失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愿望,也总有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补偿心理并非完全没有好处,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遭遇挫折而充满焦虑时,我们会本能地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缺憾,以缓解内心的焦虑。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遭遇挫折而心理失衡,或者出现其他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只是,有些人的补偿行为超出了合理范围,因为自己童年的缺失不断地付出行动,对自己对他人都造成了一些困扰。而且很多补偿行为并不能真正治愈内心的创伤,我们需要觉醒,需要改变。

  首先,在意识到自己的补偿心理时,一定要注意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尤其是要和自己的孩子区分开。要清楚地意识到,童年的缺失只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孩子没有关系。需要治愈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孩子目前很好,他们没有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要从自己着手。

  其次,要给自己足够的关爱,纠正自己错误的认知。那些童年未被满足的愿望之所以让我们难以释怀,是因为那些事情激发了我们不良的情感体验和糟糕的情绪。它让我们觉得委屈、无助、绝望、愤怒、自卑等等。要告诉自己,那些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自己已经变得很强大,也有能力给到自己充分的安全感。

  接着,要学会和自己、他人以及过去和解。要原谅小时候的自己,小孩子有愿望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不懂事。要原谅不能满足自己愿望的大人,可能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可能是他们不知道这件事对你那么重要。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情释怀,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最后,要让自己从伤痛当中吸取经验,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童年缺失就矫枉过正了,过度满足、溺爱孩子是不可取的。可以充分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支持孩子追求美好的事物。但是,必要的拒绝、合理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会带来补偿心理。我们在克服自卑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动力,从而通过补偿心理来完善自身,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补偿心理带来的又一个好处了。
相关问答
为什么大学生会出现报复性补偿心理
1个回答2024-01-31 04:21
大学生出现报复性补偿心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大学生在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罩燃目标时可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挫折,如果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支持,就会对自己的物裂虚能力和...
全文
长大后你做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的事?
1个回答2024-03-03 10:54
首先做一个心理咨询师,咱们先说一下,什么叫作“童年报复性补偿”。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童年觉得留下的遗憾,在成年之后有能力了报复性的做出补偿。下面我会根据我个人的咨询经验和个人经历来详细来聊聊都做了哪些...
全文
报复性补偿童年的行为有哪些?小时候得不到的物品会报复性补偿吗?
3个回答2022-12-12 21:43
报复性补偿童年的行为有:小时候没买的东西,长大后会疯狂买,小时候没吃到的东西,长大后会疯狂的吃。小时候得不到的物品,有可能会出现报复性补偿。当然,也有人可能买了一次之后,就觉得没有小时候的味道,反而更...
全文
长大后,你有过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吗?
2个回答2023-08-06 05:42
有过,因为童年的时候不能随便的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长大后就会疯狂的消费,给自己买喜欢吃的零食,一次性吃个够。
你有过对童年报复性的补偿行为吗?你是怎么做的?
2个回答2023-09-28 09:20
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治愈,那么童年报复性补偿,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小的时候需求未能被满足,所以长大后我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补偿回来,这就是童年报复性补偿。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接下便对心理学补偿...
全文
长大后你做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的事?
1个回答2023-01-28 21:34
有以下几种: 一、通宵泡吧 小时候很好奇上通宵网吧的滋味是什么,但是对于自己读书时代的时候不敢去尝试,当自己毕业之后终于得以偿愿。当自己去通宵泡吧的时候才发现周围的人都是比较的年轻,并且大多...
全文
长大后你做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的事?
4个回答2023-03-08 13:47
      人很多时候都是幼稚的,与自己的年龄无关,尤其是自己长大之后,当初不让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会报复性的事情,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做过的一些“童年报复性”的事。 一、通宵泡吧       小时候很好...
全文
长大后你做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的事?
1个回答2023-03-23 13:56
那必须要弥补一下童年的遗憾呀。 先普及一下什么叫童年报复性补偿,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许多成年人童年时被无情抑制住了买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对自己进行报复性补偿的症状。 ...
全文
长大后你做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的事?
2个回答2023-03-16 23:40
吃零食、看电视等。吃零食,小时候家里不准吃零食,长大后很爱吃零食;看电视,家长为了学习不准我看电视,后来我每天都会看电视剧来弥补。
孩子为什么会存在报复性补偿的心理呢?
1个回答2023-11-30 23:50
报复性补偿童年的行为是比较多的,比如在节假日的时候去游乐场玩耍,虽然看似有一点不合情,但本人是毫不在意的。还有一些人小的时候比较喜欢吃零食,但家长却总是不让吃,经济自由之后就会在网络上买各种各样的零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