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问到底列举了哪些事例?

2023-11-24 04:15

1个回答

为了证明观点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扩展资料

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这是此文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同时亦条理清楚,通俗易懂。从结构上来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首段,此处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此处作者开门见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从“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此处作者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

第三部分,从“在科学史上”到结尾,此部分是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相关问答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2 08:04
爱追根问底的孩子 爱迪生诞生的地方,是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按照祖先长者的名字,爱迪生取名为托马斯,由于他父亲与阿尔瓦布雷德利船长私交甚好,便又借了这位船长的名叫阿尔瓦。爱迪生...
全文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16 16:28
像包大人审案子就是这样的
在学习生活中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05 04:30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其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其出处自 宋·黄庭坚《拙轩颂》。   “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
全文
"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要打破砂锅呢?
4个回答2022-09-25 16:15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谐音讹传而来,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一俗语实际上应为“打破砂锅纹到底”,即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
全文
打破砂锅问到底 事例
1个回答2024-01-18 08:48
科学家与疯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结果有毛病,后人发展宇宙中心说,后,又有毛病,又发展为银河系中心说,还是谬论,提出还有银河外系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29 22:39
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寻根问底,追求事件的原因。 我们要纠正一点这个歇后语应该是这样写“打破砂锅璺到底”。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写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它的来历 现代我们都知道砂锅米线,用砂...
全文
打破砂锅----------《 》
1个回答2024-03-13 13:27
打破砂锅----------《 问到底》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谁说的
1个回答2024-03-15 07:04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砂锅——
1个回答2024-03-11 10:06
问到底 追问:哪个字是谐音 追答:问是谐音 追答:温谐音问
打破砂锅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7:15
您好 这个是俗语 不是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