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淡泊明志的故事

2023-11-24 12:25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1个回答
1、吴隐之饮“贪泉”的故事
离广州10公里的石门,是古代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那里有一泓泉水叫“贪泉”。据说,凡是喝过“贪泉”水的人,都会变得贪婪。因此,经过石门的官吏,没有一个敢喝的,即使非常口渴也竭力忍着,以保证自己的清廉。
有一人叫吴隐之,到广州做官,从“贪泉”路过,听随从说起有这么一回事,便去看看。他看见所谓的“贪泉”实际上只是普普通通的山泉,就蹲下捧着泉水畅饮,随从见状大惊失色,赶紧上前阻拦:“这是贪泉,千万不能喝啊!”吴隐之哈哈大笑,说:“什么贪泉不贪泉的,我就不信这个邪。贪婪的人不喝也会贪,清廉的人就算喝了也能保持清正廉洁。”随后还赋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廉政的决心:“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们传说喝了“贪泉”的水便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但我认为,如果让品德高洁的伯夷、叔齐(殷商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喝了它,一定不会改变廉洁之心的。
吴隐之在广州任职期间,把所得俸禄、赏赐,除了留够吃的一份粮食外,其他都分散赈济亲戚朋友与老百姓。吴隐之的清廉节俭、率先垂范,不仅使属下官员们不敢贪赃枉法,而且使广州民风日趋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吴隐之笑酌“贪泉”明廉志,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2、《公仪休嗜鱼》这篇文章收录在《韩非子》一书中
关于公仪休吃鱼的故事,2200多年前韩非子老先生是这样讲述的:
公仪休凭着的领导才能和显著的工作实绩,被提拔为鲁国宰相。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鲁国人民关注的公众人物。公仪休有一个吃鱼的嗜好,被人们知道,送鱼的人在宰相府门前排起了长队。“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照理说,宰相大人既然好这一口,群众又有送鱼的愿望,收两条鱼,价值不过几十个铜板,无伤名节。但公仪休竟对所有前来送鱼的人,一概婉言谢绝。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号令一下,送鱼者立即作鸟兽散。
在这里,公仪休很明白了: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收鱼。如果收了鱼,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必然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就会徇私枉法,并因此而丢官。到那时,官没了,工资没了,送鱼的也自然不会再来了,即便喜欢吃鱼,也弄不到鱼吃了。虽然现在我不收别人送来的鱼,但可因此而保全名节,不被免职,到退休都还能领到高工资,就不愁吃不到鱼了。
廉洁故事还有:
(1)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
(2)宋朝的包拯。当时,包拯在端州任职,那儿盛产端砚。一方端砚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生产出来。而当地一些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大量生产,上贡朝庭,以取悦权贵和中饱私囊。包拯自己也说:“能持端州方砚,可谓死南昌无憾。”可是,直到他离任,也未取一件。
(3)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
(4)大家知道,魏征是个有名的宰相,他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洁、俭朴的好女人。裴氏虽说是宰相的妻子,自嫁给丈夫之后依旧勤俭节约,并随丈夫住旧屋,每天纺纱织布度日。唐太宗听说魏征家的房子又窄又旧,十分破烂,便命令派人去为他调整。当官员和工匠等人来到魏家时,魏夫人对来人说:“他(指魏征)住惯了老房子,住不惯华丽大厦,请皇上原谅,不要给他调房了。”由于魏夫人的再三辞谢,工匠们只得重新翻新了几间旧房子,便回去了。唐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起不了床。唐太宗派出医生去为他治疗。谁知,医生到魏家一看,魏征盖的被子又破又旧,根本御不了寒。医生回来据实向皇上禀告之后,太宗立即派人给魏征送去了丝棉被。谁知这回魏夫人又出来挡驾了。她说:“他也用惯了布被布褥,没有必要添加丝棉被,也请皇上见谅。”就这样,魏夫人常年铺佐丈夫料理家事,一直勤勤恳恳,相互体贴,而没有后悔嫁给这样一个清贫的丈夫。
相关问答
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淡泊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5 16:59
意思是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联的来源就是这句话,但是是否在当时...
全文
淡泊明志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16:30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隐居田园,追求心灵的宁静。
淡泊明志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3-10 12:35
僧多粥少 sēng duō zhōu shǎo 【解释】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二回:“师爷的席面是看得见的东西,再要来一个撞席的...
全文
淡泊明志 成语
1个回答2024-03-11 19:24
淡泊明志 dàn bó míng zhì [释义] 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语出]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
全文
淡泊明志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3-12 21:45
淡泊明志 dàn bó míng zhì 成语解释 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
全文
关于淡泊明志的名言或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14:50
公廉明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基本释义 公平直廉洁严明 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二则象帅公廉明做属员要自谨慎……愁差缺
淡泊明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6 21:42
淡泊明志 [dàn bó míng zhì]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褒义 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
全文
淡泊明志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1 21:11
西汉初年道人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中有一句句闹蠢握子,道士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一句。  西汉·刘安·《淮南档纯子·主术训》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
全文
淡泊明志的读音
1个回答2024-03-04 14:41
淡泊明志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 [释义]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出处] 三国晌拆谈·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宴碰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全文
淡泊明志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7 05:03
西汉初年道人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中有一句句子,道士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一句。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