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

2023-11-24 23:57

1个回答

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韩信报恩、曾子杀猪、商鞅立木为信。

1、韩信报恩

韩信是汉朝的著名将领,他年轻时家境贫困,经常食不果腹。有一次,他在一位老婆婆那里吃了饭,老婆婆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袋米。韩信感激涕零,后来发达后,特地回来找老婆婆重谢,还送给她一千金。韩信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流传至今。

2、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注重诚信。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市场,孩子哭闹着要一起去。妻子哄骗孩子说:“你在家里待着,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孩子不哭了,乖乖地在家等母亲回来。曾子听到这话后,立刻去捉猪,准备杀猪。

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是哄哄小孩子,并不是真的要杀猪。”曾子回答说:“你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的榜样。你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以后不信任别人。”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3、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是秦国的著名政治家,他推行的新法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为了推行新法,他让人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并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就赏赐他十金。许多人都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但是商鞅却坚持兑现了承诺,让人们对他产生了信任。新法颁布后,人们也相信了商鞅的承诺,并按照新法行事。这就是“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有关诚信的名言

1、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2、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陶觉

6、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7、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大仲马

8、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10、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相关问答
找历史上诚信故事十个
1个回答2024-01-19 02:12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的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其实早在汉朝撰写的《礼记·祭统》中提到: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历史上关于反映个人诚信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
全文
中国历史上最讲诚信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1-27 15:14
大教育家孔夫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一生都在倡导仁义礼智信,诚信为本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当今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职场也不另外,...
全文
诚信故事与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1-26 00:37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F.子贡 2.退避三舍 B.晋文公(重耳) 3.开诚布公 E.诸葛亮 4.曾子杀猪 G.曾参 5.一诺千金 ...
全文
世界历史上的关于“诚信”问题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30 16:53
诚信?值多少钱
诚信故事与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2 18:07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F.子贡 2.退避三舍B.晋文公(重耳) 3.开诚布公E.诸葛亮 4.曾子杀猪G.曾参 5.一诺千金C.季布 6.推心置腹H.刘秀 7.一言九鼎D.毛遂 8.徙木立...
全文
历史上最不讲诚信的人
1个回答2024-05-06 18:28
《圣经》里记载的埃及法老王 十次同意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十次反悔,最后受到击杀长子之灾,被迫同意希伯来人离开后又再次反悔,带兵追赶,最后全部淹死在红海里。
历史上最讲诚信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1-24 02:53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
全文
诚信故事与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01 19:02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F.子贡 2.退避三舍B.晋文公(重耳) 3.开诚布公E.诸葛亮 4.曾子杀猪G.曾参 5.一诺千金C.季布 6.推心置腹H.刘秀 7.一言九鼎D.毛遂 8.徙木立信A.商鞅 ...
全文
史记故事列传篇上有关诚信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0:17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
全文
历史上诚实守信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4 02:53
【诚实的晏殊】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