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断牛好词好句

2023-11-25 19:31

包拯断牛好词好句
1个回答
北宋名臣包拯在天长县刚任县令时,一天一个叫刘全农民来衙门报案说他早晨正要牵牛下地干活,来到牛圈时大吃一惊:只见他家的大黄牛满口血淋淋,牛舌头不知给谁割掉了。他心疼得哭了一场,急来县衙门要求包大人破案,严惩那个割牛舌头的人。
包公看了状子,心想:这很可能是刘全的仇人干的。于是就对刘全说:“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
等这农民刚走,包公当即出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为确保春耕春种,保养好耕牛,严禁私自宰杀;如有病牛,须请牛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未经查验,擅自杀牛的,一律严惩不贷,一命抵一命。有举报杀牛者,官府赏银三百贯。
二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违犯法令擅自宰杀耕牛。
包拯看李安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李安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
“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李安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李安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
包公顺藤摸瓜,经过细细审问,李安只得供认了自己割牛舌而又来诬告的罪状
相关问答
包拯断牛的道理?
2个回答2022-10-13 20:01
包拯断牛一案,他由割去牛舌而不偷牛的行为推断,这是想陷害人,而不是图财。牛无舌必然要杀,而杀牛犯法,犯法要被治罪,于是达到陷害牛主人目的。
包拯智断牛舌案,他的思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5:23
“你只管回去,按我刚才的吩咐去做,不出几日,小偷必然会来自首。” 听着县令大人的话语,老农陷入了迷茫,他迟疑着不敢应声。堂上,县令包拯看出了老农心里的困惑,再一次强调道:“回去后,千万不可对任何人说...
全文
包拯是怎么断割牛舌一案的
1个回答2023-11-29 12:30
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   这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
全文
包拯是怎么断割牛舌一案的
1个回答2023-11-19 08:54
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 这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嘴边不...
全文
包拯是怎么断割牛舌一案的
1个回答2024-01-26 14:15
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 这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嘴边不...
全文
包拯断牛的主要内容简短
2个回答2022-05-21 04:43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包拯智断牛舌案,他的思路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14 21:11
“你只管回去,按我刚才的吩咐去做,不出几日,小偷必然会来自首。” 听着县令大人的话语,老农陷入了迷茫,他迟疑着不敢应声。堂上,县令包拯看出了老农心里的困惑,再一次强调道:“回去后,千万不可对任何人说...
全文
包拯是如何断案的?
1个回答2024-03-20 06:58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
全文
《包拯》一课中包拯为什么会想到割牛舌者会来告状?
1个回答2024-01-20 23:13
课文后面包拯有解释的,割牛舌者的目的就是告状陷害牛主人
包拯断案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12 11:02
宋朝宋仁宗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