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会出现口吃?孩子有口吃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023-11-26 19:18

4个回答
孩子会出现口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脑发育不好,第1点应该注意的就是孩子应该摄入均衡的营养,让孩子慢慢的改正,第2点就是应该训练孩子的口才,让孩子多读书,第3点就是应该让孩子平时多运动,身体强壮了漫漫大脑发育好了口吃的现象就能改正。
孩子出现口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紧张造成的。作为家长应该经常疏导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放松心情,敞开说话,就会改掉口吃。
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出现了脱节,宝宝出现口吃,就表明他们即将进入了语言表达能力顺畅的初期,不要着急。孩子口吃时耐心一点倾听,不要刻意提示孩子口吃,不要灌输口吃的概念,陪他安稳度过特殊时期。


原来宝宝成长到3~4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了逻辑思维的能力,他们想要用更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但是宝宝脑子中的语言储备却跟不上思维发展的速度。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出现了脱节,这正是宝宝会口吃的根本原因。宝宝出现口吃,就表明他们进入了语言表达能力顺畅的初期。

此外,当宝宝处于兴奋的状态,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口吃的现象。

口吃多发生在幼儿期,3~4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生口吃,因为此时的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词语记忆的效果,也就是说,认识的事物已经很多,但是掌握的词汇较少,且不牢固。


当孩子迫切地想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下子又找不到适当的词,再加上发音器官尚未成熟,对某些发音会感到困难,而神经系统调节言语的机能又差,也特别容易形成口吃,这时的口吃在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口吃。

3~4岁的孩子出现口吃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这并不是真正的口吃,只是词汇量的掌握跟不上思维的发展而已,等到宝宝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能够完整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口吃的现象就会消失了。

所以妈妈们没有必要惊慌不已。妈妈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让其更快地度过这一阶段。

(1)绝对不要斥责孩子

如果宝宝出现口吃的现象,父母绝对不要斥责宝宝。而且也不要急于纠正宝宝的发音,也不要责骂孩子。这时你可以用简单的、清晰的、缓慢的、流畅的语言进行示范,可以每天反复练习。

因为在宝宝眼中,父母的反应是最大的镜子,看到父母的态度不好,他们就会非常着急,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会加剧口吃的现象。


就像前面文章中的豆豆妈,虽然因为着急关心才和豆豆说:“别着急,慢慢说,不准结巴。”当时可能豆豆妈并没有呵斥宝宝的念头,但是这种下意识催促的言行也会加剧豆豆的心理负担,但宝宝因为胆怯和紧张更加说不出想说的话来了。

如果宝宝口吃只是因为太兴奋、太害怕、或者表达某些事物不流利,妈妈要做的只是忽略宝宝的口吃,给宝宝一个放松的对话空间。

(2)给出足够的时间,用耐心去鼓励孩子慢慢地表达思想

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话口吃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表达时间,让他们慢慢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然后鼓励孩子重新再说一遍,最后纠正孩子表达中错误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不会在意自己的口吃,反而认为是父母正在教自己新的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明白孩子真正的想法,而且能够让孩子加深对正确表达的印象。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之后,父母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孩子结巴的现象早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3)不要随便更换宝宝的生活环境

面对口吃的宝宝,妈妈不能随便更换宝宝的生活环境,不能在陌生人或许多人面前指责宝宝、批评宝宝,也不要对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提出过高的要求。

当孩子急着开口时,父母可以耐心地听他把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不要着急提醒、不要催,也不要说:“不着急,慢点说。”这也会让宝宝觉得爸爸妈妈在催促他,也会增加宝宝的压力。

(4)不要对孩子提出太高的要求

当孩子偶尔出现口吃时,就不要急着去纠正,而是以平常心对待。对于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家长们不必大惊小怪,或者焦虑不安。如果家长紧张焦虑了,孩子就会接受这些情绪的传递或者受到暗示,变得更加不自信。


但是对于结巴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的要求越高,孩子就会越加着急,着急的心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加不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个时期,父母应该暂时降低要求,利用这个特殊阶段,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读小故事书,听笑话或者读顺口溜。

当孩子暂时结巴的时候,父母应该慢慢等待,或者一句一句提醒着帮助孩子说出来,或者用微笑给予孩子鼓励,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个特殊的阶段。

(5)不要掉以轻心

虽然说3~4岁的孩子结巴是正常的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结巴的现象会逐渐消失,但任何事都存在例外,父母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


因为如果孩子口吃的时候,遇到某些事导致这种情况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孩子就可能会形成真正的口吃。想要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个特殊的阶段,父母的爱和鼓励是最好的良方。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真的口吃,那么就应该去专业的医院检查,或者去专门的心理机构求助,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口吃,不要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导致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出现问题。

相关问答
有意后注意和无意后注意的区别有意后注意和无意后注意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27 03:35
1、有意后注意和无意后注意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 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成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
全文
什么是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个回答2023-11-05 19:34
心理学的三种注意是:无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这三者的关系是: 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两种。 无意注意是指...
全文
有些事注定成为故事有些人注定成为故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30 23:46
“有些事注定成为故事,有些人注定成为故人”的意思是,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或无法挽回的,这些事情只会成为过去的故事,而有些人也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我们的生活,成为故人,不再有更多的...
全文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
1个回答2024-03-13 17:44
C。
心经注音注解全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5 09:51
心经注音注解全文如下: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观 自 在 菩 萨。(观察内在,自见菩萨)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行 深...
全文
别人不注意 自己注意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2 00:46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4-19 22:18
一、无意注意 1、正在看这篇文章,突然有人推门而入,我们会不自觉地向门口看去,这就是无意注意,没有既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随意的就转头了。 2、我们正安安静静的上课,突然一声响,一个同学的...
全文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什么不同呢?
1个回答2023-11-22 02:51
一、无意注意 1、正在看这篇文章,突然有人推门而入,我们会不自觉地向门口看去,这就是无意注意,没有既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随意的就转头了。 2、我们正安安静静的上课,突然一声响,一个同学的...
全文
形容一个人做事只注重经过不注重结果的成语
1个回答2023-01-06 17:18
“追根溯源”
听心经有什么要注意的/听心经有什么要注意的
1个回答2024-03-04 10:35
听经不如用心念经,念心经能接受观世音菩萨的气场,开启智慧,去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