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从爱契诃夫开始

2023-11-26 19:28

1个回答
       看契诃夫的短篇故事。

       他的早期短篇写得不太好,人物比较僵硬、粗线条,故事也比较呆板,真诚而表露得有点刻意的同理心。甄选的细节尚未演绎得饱满,也许可以说契诃夫还没有完全触摸到卑劣生活的纹理、美的心灵和瞬间的质地。中小学教材选过《变色龙》,选过《万卡》,我觉得有点无聊,受辱的、穷苦的生活值得重新发现,但我怀疑希望破毁、常态恶化的过程是不是有本事成为最重要的核心。

        从《阿加菲娅》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阿加菲娅》被展示的最详细的——守园人萨夫卡,这个人有点太像我了。“一种沉重而无法克制的怠惰跟他强大的体力同时并存”,“他的老母亲沿街乞讨,他自己却像天上的鸟那样生活:早餐还不知道中午吃什么”。他没有劳动的兴致,也无法感到劳动的益处和价值,对闲散的生活有着天然的艺术家的爱好,和很多女人来往,但对她们并不上心,也看不起。可是女人愿意和他在一起,他心肠软、厚道、神情柔和,有奇异的平静的爱意。阿加菲娅就是他的情妇,也是扳道工的妻子。她为了她婚姻的无聊、没有盼头而爱他,要在夜间趟过河,带着不顾一切的害怕、软弱、果断和痛苦过河,度过丈夫外出的间隙,指望一个并不投身爱情的人带她摆脱枯燥的明天。什么也没有发生,她的丈夫在喊她,在着急和恐惧中,她渡过了河,“战战兢兢地回转身来看一下,站住,歇一歇气”,“再走一百步光景,又回过头来看一眼,索性坐下了”,最后“迈开大胆的步子往她丈夫那边走去”。里面两次写到阿加菲娅的决心,一次是豁出去一样,知道丈夫很快回来了但却不肯离去,一次是重新回归她的婚姻。我对置身于一种感情状态下而突然摆脱的瞬间挺着迷,在那种场景下,人的果敢决断会使得他重新掌握自我,这时会制造出新鲜的能量和光泽,新的成分在添加进来,无论是个体身上,还是他接下来的日子。阿加菲娅是不会忘记这个趟河的夜晚的,包括像被冲洗过的河岸、凌晨的星光、撩起衣裙的胆怯和决定。

       后来就读到了《吻》。一看开头就想起来,这是詹姆斯·伍德在《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提过的那篇。读完就觉得真好。詹姆斯·伍德果然很识货。要说讲了什么,也很简单,一个平淡无奇的军官被误吻的故事。但是这个薄荷香味、冰凉的吻对里亚博维奇来说一点不简单。突如其来的误闯带来神秘、浪漫的奇遇,完全算得上一件不平常的、荒唐的、但是非常美好快乐的事,这可以使他忘记了自己的胆小、驼背、没有光彩和山猫似的络腮胡子。回味这份甜蜜的空间是记忆里窗外的春天,五月的黄昏,空气中的玫瑰、紫丁香、白杨嫩叶香气。詹姆斯·伍德用它来解释小说应当具备的“富余”,要有丰富的拟象,他觉得“故事是富余(surplus)与失望的动态结合物”。伍德觉得这样一个细节很震撼,“一忽儿的工夫他已经把前后情形都讲完了,他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件事只要这么短的工夫就讲完。他本来以为会把这个亲吻的故事一直讲到第二天早晨呢。”主人公自然无法一一呈现和复述他的神经触动、体感微妙变化和思绪的波动,但契诃夫需要去表现他的焦躁、模糊的希望和失望,写他像士兵听取命令一样听其他军官的爱情故事,写那样一个误吻勾描出的未来家庭生活的幻象。

       但是更吸引我的是日常的奇遇和戏剧性,像云一样从一种形状变化到另一种形状。这样的一个误吻就有这样的奇效,里亚博维奇在陶醉中完全相信他有能力获得一种新的生活了。我关心当下感受的真实性甚于关心它的虚幻和易碎。一个吻,真真实实地为里亚博维奇置换出崭新的空间,美丽、浪漫的事物探出苗头来,他曾经的生活是多么平淡、毫无趣味啊。当然,契诃夫是写实者。他固然要写出美真真确确是美的、带来愉悦的,也要写出那泡沫般的幻象和不会消散的庸常,所以他借主人公的口说,生活就像,“不能理解的、没有目的的玩笑”。这个吻,并不是什么光明的信号灯。

       还有《第六病室》。讲真诚热爱智慧和道德而软弱的人如何堕落到虚无的不作为中去。

       契诃夫笔下的人物总是这样一些人:开始还为平静、幸福欣喜,但很快就会察觉自己生活的闲散、狭隘、庸俗、无聊和虚荣,饱受苦恼,想要逃出去,但又多半是宿命式的无力。

       契诃夫式人物是努力追求善和美、担负深刻道德思考的人物。“在契诃夫所有的短篇小说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连续不断的颠踬,那是一个人因凝视星空而导致的颠踬。”(纳博科夫)真正赞美“美”的人应当认识和敬重契诃夫。
相关问答
契诃夫的变色龙
1个回答2023-08-24 00:45
上学的时候学过的呀
《契诃夫》的书谁翻译的好?
1个回答2022-05-26 18:25
应该是汝龙先生
契诃夫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3 18:44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是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
全文
关于契诃夫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7:18
契诃夫有一次接到弟弟的信,信上自称是“你的渺小无闻的弟弟”。他立刻提笔在回信上写道:“你为什么自称是‘你的渺小无闻的弟弟’?你承认自己渺小吗?在人们当中需要自己的尊严。你又不是个骗子,你是个正直的...
全文
变色龙 契诃夫
1个回答2022-12-20 11:12
伙计你是想要啥的?
契诃夫简介
1个回答2024-03-17 17:20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英语: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
全文
契诃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3:02
一、重量大作家与小文章 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重量级”文学家,然而这位大作家特别钟情“小文章”。 契诃夫初学写作时,只是给彼得堡一家叫做《花絮》的幽默周刊写点小文章。他写了五年小文章,很多人都说他...
全文
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于什么时候,那时发生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1-24 19:48
《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
全文
契诃夫的长篇小说
1个回答2024-01-18 15:25
《柳树》 《代表》 《胖子和瘦子》 《在催眠术表演会上》 《坏孩子》 (《小职员之死》《变色龙》《我的“她”》 《拨萝卜》(仿童话) 《假面》 《牡蛎》 《必要的前奏》 《未婚夫和爸爸》 ...
全文
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于什么时候,那时发生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02 01:59
《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