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劝学诗》:惜时勤学,为人生奠基

2023-11-27 05:55

1个回答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以流水比喻时间,发出“时不我待”之感慨。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警醒我们要珍惜有限的时间,勤于向学,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在文学史中,劝人惜时勤学的诗文数不胜数,朱熹的《劝学诗》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首,原文如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少年易老学难成” ,青春的岁月容易逝去,而学问却很难取得成果。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时间充裕,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但在这个时期,由于涉世未深,体会不到学习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往往放纵耳目声色,虚度光阴。诗人清楚这一现状,以“易老”和“难成”形成对比,在“一难一易”中让青年学子们明白惜时勤学的道理。

“一寸光阴不可轻” ,所以,要倍加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们喜欢给时间加上刻度,于是有了计时工具来度量时间的长度,于是用珍贵的黄金来称量时间的重量。在这里,诗人用“一寸”形容一段极短暂的时间。在诗人看来,即便是极短暂的时间,都不能浪费,意在提醒学子们珍惜时间。

“未觉池塘春草梦” ,池塘岸边的春草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为了把道理说得形象可感,在这里,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草梦”来形容青少年。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而青少年时代是人生中的春天。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比喻恰切。青春是一场华丽的梦,人们沉醉其中,听不到时光的呼啸声。

“阶前梧叶已秋声” ,台阶前的梧桐树的叶子已随秋风飘落,沙沙作响了。在这一句,诗人继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梧桐叶落”比喻“人生暮年”。所谓“一叶落而天下知秋”,梧桐树对秋天极其敏感,秋天一到,它的叶子率先变黄,落下。诗人连用两个比喻,意在提醒人们,不要以为青春是永恒的,在不知不觉中,人就变老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历代的有志之士都曾发出过呼吁,提醒我们珍惜青春时光。因为,青春是人生四季中的春天,在春天播种,必定能够在秋天收获……
相关问答
朱熹的劝学诗句
1个回答2024-03-01 13:19
劝学诗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
全文
朱熹《劝学诗》诗意
1个回答2024-03-07 14:58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朱熹《劝学诗》的诗意
1个回答2022-06-28 15:04
我不知道啊!
朱熹勤学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21:21
朱熹故事之五:朱熹劝学 内容摘要:    历史上曾有不少名人写了各具特色的劝学诗,但朱熹的一篇劝学诗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写成的。    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校。当时正是秋天,当他看到梧桐黄叶...
全文
劝学诗 朱熹寄托了什么感情
1个回答2024-03-14 10:46
其实在我看来,“相爱”这种词,远远没有“习惯”这个词更加甜蜜。“我爱上了你”,这是何等的轻易,而“我已习惯身边有你”,却是平淡里见真情……人生中,爱上别人的配额或许有很多,但习惯上某人的配额却稀少...
全文
朱熹的劝学诗
1个回答2023-11-23 10:34
朱熹的劝学诗原文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意为“勉励”之意。诗中“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诫...
全文
有关朱熹勤学、实践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4-17 19:26
观书有感最是他的写照了罢:“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劝学诗》诗意
3个回答2022-12-26 12:55
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都不要轻视,春天刚刚来临,还没有发觉到春草绿了,展眼间,台阶前的梧桐叶已经发黄了。
朱熹《劝学文》翻译
1个回答2022-12-08 10:39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 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不要说因为还有明天再所以今天不学习 不要说因为还有明年再所以今年不学习 时光流逝,时间不会等我啊 呜呼,俯仰...
全文
奠基人的成语奠基人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6 22:53
奠基人的成语有:言人人殊,开基立业,人来人往。 奠基人的成语有:积基树本,立人达人,人人皆知。2:拼音是、diànjīrén。3:结构是、奠(上下结构)基(上下结构)人(独体结构)。 奠基人的具...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