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是没主见

2023-11-28 05:40

1个回答

父母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是没主见

  父母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是没主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这会让孩子没主见的,下面分享父母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是没主见的文章,一起来看下吧。

  父母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是没主见1

   1、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没主见

  叮当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但让妈妈头疼的是,孩子太没主见了,问他想去哪玩,他说“听妈妈的”,问他想吃什么,他说“听妈妈的”,现在还小,看起来这样的孩子很好带,但妈妈非常担心他长大以后太没主见,会吃亏!

  1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起来,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主。很多妈妈觉得孩子还太小,不能什么事都任由孩子自己做主,比如“不可以玩土,脏!”“不可以玩水,会着凉!”“路上不可以跑,危险!”……成长中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要这样,不能那样”。久之,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慢慢“退化”,弱势一些的孩子就会变得很“听话”,但听话背后牺牲的是孩子的自主能力,长大会过于顺从、没主见。

   2、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没想象力

  小雯喜欢画画,她的画看起来很漂亮,但却少了些孩子的天马行空。老师说,心心画的太阳永远是红色的,皮球永远是圆的。但其他孩子有的把车轱辘画成方的,有的把太阳画成紫色,有的把小鱼画在天上飞,看起来充满童真和想象力。原来,心心妈妈每次陪孩子一起画画的时候,都会纠正她的“错误”,太阳不可以是蓝色的,必须是红色的……

  起初,人类想要飞行,也许只是无稽的遐想,但后来人类制造了热气球、飞机,真的飞上了天。孩子们生来就富有想象的天赋。父母最该做的是不打扰、不阻碍。当孩子认真看世界的时候,请大人闭嘴,更别说“不可以”,收起想要给孩子传授“正确”知识的冲动,想象力和知识永远不冲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TA才会更喜欢思考,更具创造性。

   3、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渴望靠近危险

  可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为此,东东妈妈严防死守,生怕东东因为好奇探索受伤害。东东第一次发现家中的角落有盆仙人掌,他很好奇,这个浑身长刺的东西从来没见过,伸出手想要去摸,妈妈吓到立马大声喝止:“不可以摸仙人掌,会扎破手”,很管用,东东就没再去动。意外的是,一次妈妈在做饭,东东又好奇的去看仙人掌,结果因为太近距离观察,孩子突然失去重心,眼球被仙人掌刺伤。

  前面说过,在父母经常“不可以”的压制下,弱势一些的孩子会变得过分顺从、听话。但强势一些的孩子会变得更加叛逆。父母越阻止的事情,会做得越得劲儿。在父母一次又一次“不可以”的态度下,孩子也学会了用“不行”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者故意用父母禁止的事情去吸引关注。

   4、越说“不可以”,孩子越“依赖”

  “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故事想必大家不陌生。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父母习惯了任何事都告诉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些事应该怎么做”,孩子也就习惯于事事先问父母,懒得自己去思考“可不可以”。如此,孩子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就会越来越弱。那么,想想看,我们能够替代孩子去判断和辨别事物多久?3年、5年、10年?还是一辈子?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保护性撞墙”妈妈们,你敢吗?

  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总想去摸电熨斗,妈妈总是阻止我,但有一次我问妈妈:“电熨斗是不是真的烫”。妈妈说:“你可以摸一下试试”。结果,我真的摸了,手肿了3天!再跟别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别人都说“你妈是不是亲妈呀”,其实现在想来,她是一个非常“高段位”的妈妈。

  所谓“保护性撞墙”,就是在这件事的后果“可控制”的情况下,让孩子勇于尝试。比如对于我妈妈来说,手肿3天是她认为在控制范围内的后果,当然我妈心比较大。没有什么比让孩子承担后果,更能让孩子长记性了。让TA自己判断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比你直接告诉TA,要好一万倍!

  说“不可以”的次数太多这3个字就彻底失效!

   1、每天说“不可以”的次数,不要超过1次!

  肯定不能所有事情,都不阻止。比如“摸电门“跳窗户”等,是肯定不能做的,必须要说“不可以”!如果我们平时总跟宝宝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那这种限制性的语言就会失效。比如,一个天天发火的妈妈,远不如平时温柔,偶尔发一次火见效。“不可以”说的`越多,孩子越不当回事儿。但如果,我们只在最危急的时刻说出“不可以”,孩子更会感受到妈妈话语中的力量,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停止!

  “不可以”说的越少,说出来威力越大!

   2、用“可以,但是……”来替换总对孩子说“不可以”

  比如到午睡时间了,孩子吵着要去外面玩,与其直接否定孩子说:“不行,该睡觉了”,孩子肯定会大哭大闹,因为自己的想法被粗暴否定。不如跟孩子说:“可以啊,出去玩特别好,但是我们先睡一小会儿,养足精神好好玩”,先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再提出一个可行方案,不是不能出去玩,是睡醒了能更好的玩,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孩子的所有需求,只要没有人身危险,父母都可以不直接否定和阻止,而是先顺应孩子的想法,再给孩子做“排序”。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不让她做,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这样避免了跟孩子起正面冲突,还顺便教会孩子学习等待。

   3、巧用绘本立规矩,1岁后的宝宝最容易接受

  那些危险的事情,比如摸电门;绝对不可以做的行为,比如打人,这些必要的规矩,可以通过绘本引导孩子理解“为什么不可以”和执行“可以怎么做、不可以怎么做”。绘本内的卡通形象、孩子气的语言方式、鲜艳的色彩、有趣的故事情节等,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平时,父母就可以多和孩子阅读一些相关的绘本,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孩子树立起必要的规则意识。

  父母越说不可以孩子越是没主见2

   为什么 妈妈个性太强导致孩子没主见

   约束多让孩子失去自我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相当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如何正确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却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所欠缺的一种技能。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才, 她们常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上,子女成功是她们的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的失败。 所以,很多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其子女身上,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 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的约束中变得没有自我。

   过分苛求事与愿违

  “现实生活中,妈妈强势的现象很严重,后果也很可怕。”儿童心理专家介绍,可以说,严厉的妈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只是因为沉缅在对儿女前程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她才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然而一味的要求、一味的打击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从根本上说,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过分苛求造成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会增大,会有被抛弃的恐慌。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再不合妈妈的意,妈妈都无法抛弃自己时,向上的动力也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恋母情结伤害孩子

  “我们在临床发现, 很多这样强势母亲的家庭里,父亲的角色极少被提起,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关爱,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只有自己和母亲,因此孩子已经6、7岁了甚至更大还和母亲同床共眠,甚至在一个被子里。”心理学专家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上是缺失的,可有可无的。父母虽然都爱孩子,但无意中忽略了父亲的作用,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一个认同的对象。

  事实上母亲强势,受其危害的不只是孩子。 因为从实际的交谈中,我们常常发现母亲更离不开孩子,母亲会因为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而将儿子作为“替代配偶”,作为情感的依托的惟一对象,这同样也是强势母亲对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

   父亲作用别被忽视

  “要注意的是这个“强势”的程度,如果是将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强行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我认为这个关系就有些畸形了。”专家坦言,这种决策过程不应忽视父亲的作用,只有双方积极地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更多地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夫妻双方共同商量,才可以避免一方的盲目,做出更理智的选择。就孩子上培训班这一事而言,对于子女需不需要上培训班,上什么样的班等决定,都应由家庭成员包括子女共同商议得出。

相关问答
父母是不理解孩子,还是孩子不理解父母?说出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1个回答2024-01-29 20:45
不明事理时觉得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对父母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就反感,但自己长大了,独立了(不一定非得结婚、生子),就会觉得是自己愧对父母,很后悔以前的所做所为。我最想对我妈说一声“对不起”,然后好好弥补自己...
全文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责
1个回答2024-05-12 12:42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应顺承
父母说的话我们做孩子的一定要听吗?父母为什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呢?
1个回答2024-02-10 20:44
父母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所谓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有是自己认为父母的想法有错的时候要大胆的讲出来不要埋在心里不说出来那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依赖父母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从而使自己无论做什么事到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所以自...
全文
以孩子做了什么事让父母感动的作文,父母写的
1个回答2024-01-24 01:51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您永远是我最好的老师。无论在我犯错还是遇到困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您总对我无微不至,悉心地教导我,使我在一次次失败中茁壮成长,也同时有一种爱在鼓舞我前进。   当我...
全文
强大的父母.几个关于父母与孩子的笑话,他们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2-02 00:48
女儿给妈妈说:“母亲节快乐。” 妈妈说:“你快乐我才会快乐。” 女儿说:“那如果我不快乐呢?” 妈妈停顿了下,说:“那请你不要影响我过节!”
从不理解父母到理解父母的爱
1个回答2024-02-20 04:05
母爱开头:母爱像参天大树,为我遮荫挡凉;母爱像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母爱像一只小舟,送我到成功的彼岸。 结尾:母爱如伞,那密密织着的经纬网,是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呵护,母爱是那古老的伞柄,举起一...
全文
不理解父母体会到父母的爱作文
1个回答2024-03-15 06:26
我爱父母 “我爱父母”这四个字,听着看着都很普通,但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里面却蕴含着非常浓厚的爱。 上幼儿园的时候,和我同班的小朋友上课活动都显得非常胆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我的胆子却非常的小,...
全文
一父不一母,一母不一父啥意思?
4个回答2023-01-26 12:37
一父亲一母的意思就是说一个父亲,但是呢,有可能是两个以上的母亲。反之呢?就是说是一个母亲,但是呢,不一定是同一个父亲。
要求曾经不理解父母时经过一些事而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作文
1个回答2024-01-23 00:28
母爱 “天上太阳,人间母爱”. 人一出生所能体验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母爱,尽管那时我们没有记忆,但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恋.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
全文
到底是父母更爱孩子,还是孩子更爱父母?
1个回答2024-01-20 20:33
你好。我觉得应该是父母更爱孩子。 孩子是更爱父母的 总有人说你的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们不会让你走弯路,也不会让你吃亏。但是长大以后发现,其实孩子比他们的爸爸妈妈爱他们,更爱他们...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