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故事?

2023-11-28 15:55

4个回答
初唐年间,唐朝有才之人,人才辈出。在这样一个时代,人才济济,能历经历史的锤炼依然名留青史的人,都不是普通的官家人所能达到。唐高祖统治时期,人才辈出的亲王府尤为突出,甚至因为人才过于集中,糟糕太子李建成的嫉妒也是真真实实在史书上记载。这么多的人才,今天小编就先说说唐朝着名的宰相杜如晦。说到杜如晦,一定有人想到房玄龄,似乎这两个在历史上宰相地位占据重要位置的风云人物相依相成,互不分离。
一代贤相杜如晦:行事果断 名留青史
  
  杜如晦是汉族,属于今天的西安人,祖上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候就已经是朝廷高官,历经隋朝时期,家人也是大官,这样的官宦之家教育出来的杜如晦,不骄不躁,是一个聪慧且及其有悟性的一个人。平日受到良好教育的他,也喜欢文人雅士喜欢的事物,比如喜欢文学,或者和朋友畅谈历史等等。也正是他受到这些良好的教育,在后来的从政生活中,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历史上为自己的人生重重的留下痕迹,乃至现在,人们提起这个名字,依然如雷贯耳。也是他的慧眼识英雄,更随有能力的秦王,于是才有了故事的后来。刚进亲王府的时候,秦王李世民仅仅让他在军队中做些文职工作,因为工作出色,后被房玄龄看中,向李世民强力推荐,这才被重视。随着越来越被重用,最后被秦王信任,玄武门事变中,成为一股中坚力量,为玄武门事变的成功做出伟大的贡献。
  
  玄武门事变之前,李世民的功劳和威望越来越大,这样的局面越演越剧烈,太子李建成第一个先坐不住,比较秦王的地位先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他先是勾结皇宫中的妃子,故意找李世民下属的麻烦,这样直接转嫁在李世民身上,由于当时唐高祖非常宠信那几个妃子,故她们口中说出来的,无论李世民怎么解释,高祖也不曾听取半分。后来,太子直接把矛头对准亲王府中最得力房杜二人,奏请唐高祖,请求将他们逐出秦王府,以平衡秦王的实力。虽未得逞,但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削弱了秦王府的实力,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恩怨也一步步加深中。后来李建成甚至直接出手,想要收买尉迟恭大将军,被严令拒绝后,恼羞成怒的他三番五次的派杀手刺杀尉迟恭。
  
  李建成一步一步的逼近李世民,李世民部下的能人将士劝说李世民,与其等李建成的谋杀,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发动玄武门事变。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犹豫不决,毕竟是自己的通脉血亲,他不忍心看到兄弟互相残杀,所以举棋不定,于是想让他最信任的房杜二人替他拿主意。当时这两人因太子李建成的提议被皇帝下令逐出府。不可与秦王接触,但在尉迟恭的掩护下,二人成功混进亲王府,在二人的劝说和策划下,李世民决定反动政变,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因为房玄龄和杜如晦完美的计谋,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成功的扭转局面,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这个事件成功后,李世民成功取代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而杜如晦后来官至兵部尚书。
  
  玄武门事件的成功是杜如晦这一生最大的功劳和成就,即使在前期或者后来他的作为也是不俗,甚至很多时候人们会拿他和房玄龄比较,但其实作为李世民的左右手,两个人发挥的作用决然不同,比如很多时候,李世民需要做一件事,这时候,出方案的更多是房玄龄,而且能一件事有好几个方案,这时候的李世民就稍微举棋不定,不知道选哪个方案,杜如晦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彰显,他会果断的从几个方案中挑出一个最好的方案给李世民,这样的举动和做事风格和杜如晦的生活作风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他就是一个行事果断,有自己想法和独到见解的人。两个人都伴随在皇帝身边,无论谋略还是能力,都彼此不相上下,这样的两个在皇帝身边和睦的相处了很多年,做什么事情都互相照顾,从不互相攻击,着与两个人的品行和修养有着深远的关系。两个人都谦和、有才、有智慧,房谋杜断的流传,是他们两个互相成就彼此的结果。
  
  历史上的名相,杜如晦的评价是无可非议,人们怀念他,敬重他,歌颂他,已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慧和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和修养,已经深深的引领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无形的被标榜是人们精神上的认识和理解,人们需要向这种精神敬畏和歌颂。
历史故事韩信: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1、孔子的故事:逆境识颜回

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段时间的处境非常悲惨。

有一次,孔子师徒被人困在陈国境内的荒野里,粮食吃光了,连续七天没吃上饭,以至于孔子饿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车上。

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救师傅,不惜拉下脸皮求乞于人,四处奔波,找来一点粮米,便赶紧拾柴燃火,烧起饭来。在饭快要煮熟时,锅里飘出的香味使孔子来了精神,不禁抬头观看,正巧,他看见颜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饭填入口中。

过了不久,饭熟了,颜回首先盛来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给孔子。

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偷食之事,坐起来说:“刚才睡梦中见到我的父亲,这饭若是干净的话,我想先用来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颜回闻言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落入锅中,弃掉沾上烟尘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

孔子闻言大吃一惊,深为自己错怪了颜回而内疚不已,这才知道“颜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当即把弟子们召到跟前,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从此,孔子更加信任颜回。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关问答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各个时期,及其重大历史事件,谢谢
1个回答2024-01-28 07:43
世界历史年表 约300、400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出现。 约200、300 - 1万年前:人类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流行,已使用火,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器。狩猎和采 集业发展,血缘家族及母系氏族公社产...
全文
什么是正史,霸史,别史和杂史
1个回答2023-03-25 06:41
资料来源不同
南明史和二十四史有什么关系?二十四史包括南明史吗?
1个回答2023-04-01 17:21
二十四史不包括南明史
求中国历史故事的名字!常见的中国历史故事的名字注意:不是中国历史故事里人物的名字。是他的题目!!!
1个回答2024-01-26 17:34
楚庄王一鸣惊人 二桃杀三士 晋文公退避三舍 墨子破云梯 甘罗拜相
求中国历史故事的名字!常见的中国历史故事的名字注意:不是中国历史故事里人物的名字。是他的题目!!!
1个回答2024-02-25 11:29
楚庄王一鸣惊人 二桃杀三士 晋文公退避三舍 墨子破云梯 甘罗拜相
求中国历史故事的名字!常见的中国历史故事的名字 注意:不是中国历史故事里人物的名字。是他的题目!!!
1个回答2024-01-30 09:26
楚庄王一鸣惊人 二桃杀三士 晋文公退避三舍 墨子破云梯 甘罗拜相
《史记》是正史还是野史
1个回答2024-03-03 18:27
早期我国史书如《春秋》等都为编年体史书,后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增补了本纪、世家、列传、志、表,班固编写《汉书》沿用此体例,但删去世家。此后纪传体被各朝奉为正规体列。而已纪传体为编写体例的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