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陆逊和诸葛亮中,为何诸葛亮儿子的后代最没能力?

2023-11-28 23:50

5个回答
因为诸葛亮之子出生较晚,四十多岁才有了诸葛瞻,且诸葛亮很忙,总是忙于政务,所以没有时间教育儿子。但是,司马懿出门打仗总是带着自己儿子历练他们。所以诸葛亮之子不如他们的儿子。
因为他没有教育好儿子,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为蜀汉鞠躬尽瘁,因此没有时间教育孩子。
因为当时的诸葛亮忙着北伐,所以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孩子。
诸葛亮的后代是诸葛瞻。袭武乡侯爵位,绵竹之战后战死,蜀国也因此灭亡。
诸葛瞻的能力的确名副其实,不过这也是必然发展,如果诸葛瞻也和他父亲一样,蜀国岂不是胜利了。
诸葛瞻碰到的人也是足够厉害,在内对付不了黄皓,在外对付不了姜维,抗敌对付不了邓艾,这三个人都是聪明人,诸葛瞻的失败与这三个人关系也很大。

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10月,诸葛瞻生于公元227年7月,诸葛亮死时诸葛瞻才8岁。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出发前写了有名的《诫子书》。

还有诸葛亮在给他哥哥诸葛瑾的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封信也是写于234年。

从诸葛亮的信和他所写《诫子书》可以看出,诸葛亮很重视孩子的培养,也很着急孩子的培养。

从诸葛亮的言语之间,我们隐约感到诸葛亮的担忧:自己年龄大了,孩子还小,自己恐怕很难亲自培养孩子了。没有自己的亲手培养,不经历练,很难成才啊。

当然诸葛亮不只一个孩子。只是诸葛亮46岁时才生长子诸葛瞻,后来又生育一女一男,女的诸葛果,男的诸葛怀,年龄更小,更没机会接受诸葛亮的培养。

不过诸葛亮还有一个养子诸葛乔,是诸葛瑾的亲儿子,诸葛亮40多岁还没孩子,从诸葛瑾那儿过继来的。诸葛亮像亲儿子一样对待他,尽心培养,可是诸葛乔25岁就死了,也没培养成。

诸葛瞻长大后,因为是诸葛亮的后代,有诸葛亮的光环,世人多誉美之。《三国志·诸葛瞻传》:“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虚名太盛这也影响了诸葛瞻的成才。

司马懿和陆逊不一样,他们有机会培养下一代。特别是司马懿,出去打仗总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孩子有机会锻炼,并能得到顶级人才的真传,当然就会有出息。

教育培养重要,但历史不给机会,也是无奈。

相关问答
有一个故事说司马懿去找诸葛亮干什么,然后问了诸葛亮手下关于诸葛亮吃多少饭的问题。手下告诉他诸葛亮由
1个回答2024-02-01 23:21
  且说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累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诸将不敢隐蔽,引来使入见司马懿。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
全文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6 22:56
死诸葛吓死活司马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原文
1个回答2024-02-29 10:44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
全文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2 20:07
《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
全文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一些故事和联系
1个回答2024-01-19 18:12
诸葛亮与司马懿最大的交锋要数祁山之战。 诸葛亮六次出师祁山,司马懿都只防守而不敢抵抗与反攻。 诸葛亮之所以出师祁山是因为当年刘备的知遇知恩。 而司马懿之所以防守也是基于对日后政权的考虑。 诸葛亮有空城...
全文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比
1个回答2022-12-30 15:15
孔明(诸葛亮);聪明绝顶,才能卓越,慧眼识人,极善于洞识大局,法眼看破世事迷局与人间真伪,浩然正气,精通阴阳易理,奇门阵法,料事如神,拿手好戏“奇门八卦阵”,可以号称天下第一攻城大将。 仲达(司马懿)...
全文
为什么诸葛亮在空城计里说司马懿是他的知音
1个回答2023-01-29 19:25
诸葛亮懂音乐
三国,死诸葛亮吓跑了活司马懿?
1个回答2024-03-02 07:59
三国时期,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
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具体故事
1个回答2024-04-24 01:26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老对手,在空城计和六出祁山中都有正面的交手。最终以诸葛亮的失败告终,最后晋统一天下就说明这点。诸葛亮明显有点失策在军事上,六出祁山使蜀国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使蜀国后期蜀中无大将。而司...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