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替高适改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11-29 22:24

2个回答
两位古人在写诗方面都做到了字斟句酌,一丝不苟,这种严谨的写作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前村月落“一江水 ”还是“半江水 ”?这句诗中一字之差,曾引起诗坛上两位大文豪的一番深思。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担任两浙观察使。有一次,他去台州巡察归回杭州时,来不及访亲拜友,就匆匆赶到清风岭旁边的寺庙,向一位僧人讨过笔来,准备修改自己题在僧房上的一首诗。和尚道:“大人莫非想把‘一’字改为‘半’字?”高适奇怪地问:“你何以知晓?”和尚回道:“前些日子,有一位官员路过小寺,读了大人题的诗,大为赞赏,说道一字不如半字确切,当时就为大人改过了。”高适大吃一惊,忙问此是何人……

原来不久前,高适来到清风岭时,秋意正浓,微有寒意。傍晚,青松苍翠,白鹤振翅翱翔;饭后,一轮皓月当空,银光如泻,露水浸湿了衣裳。高适一时诗兴大发,索过笔墨,在僧房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 第二天清晨, 高适离开清风岭,乘船途经钱塘江时,正当月亮西沉,他细观江水,蓦地发现昨晚月落时分江水已经随潮汐潮落,只剩半江水了。他联想到自己在清风岭作诗时所见的月亮,也是西斜的,江水此时也应该是一半才对。想到此他恨不得立马赶回僧房改诗,无奈公务在身,只得暂且搁下。因此,当高适从台州出巡归来 ,首先想到的是前往清风岭改诗。

那么,诗是谁先改了的呢?不是别人,正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当高适知道后,不禁叹服,连声赞道:“毕竟是老前辈,钦佩!钦佩!可惜来迟一步,错过良机,不能当面请教,遗憾,遗憾!”说完,告别和尚,怅然下山。 这两位大诗人,一位发现自己诗中一字不确切,终日不安,直至改正,方才释然。另一位不过偶尔见到,却不肯放过。两位古人在写诗方面都做到了字斟句酌,一丝不苟,这种严谨的写作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告诉我们为学要严谨,一字一词都不容敷衍的道理。
相关问答
骆宾王 写诗朋友被感动,骆宾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18 17:11
“自西走向东边停,峨眉山上挂三星。三人同骑无角牛,口上三划一点青。一心奉请”
骆宾王和王骆宾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2-29 02:19
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自立,9月,徐敬...
全文
把骆宾王的《咏鹅》改成搞笑版?
1个回答2024-01-18 18:12
鹅,鹅,鹅,我是一只鹅。 徘徊在水间,向天而歌。 谁知我心事,在白云之间。 我有羽毛轻如白云,浮在幽绿的水面,想着深邃的天蓝。 我是一只鹅,我有羽翼但不能远飞,我有心事却对谁而歌。 我的足...
全文
骆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12:04
《骆驼》是一部以雪域高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品描述两个孩子和一群骆驼之间的故事。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揭示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通过对动物的生动描写,揭示动物...
全文
骆驼的品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8 22:57
在沙漠之中能坚持下去,吃苦耐劳,还可以为人们做出贡献(让我们骑)
与骆宾王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5 06:12
暗室不欺 [àn shì bù qī] 基本释义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 处 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骆宾王的简介及作品
1个回答2024-02-25 22:36
 骆宾王(约619~687)姓骆,字观光,名宾王,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骆宾王最有名的三首诗
1个回答2024-03-09 01:42
骆宾王最有名的三首诗是《咏鹅》、《在军登城楼》、《送别》。 1、《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话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
全文
骆宾王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2-09-12 15:55
骆宾王是在监狱里死的
骆宾王的简介及作品
1个回答2024-04-06 23:33
骆宾王(640年-684年),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做。《咏鹅》 鹅,...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