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国内外有没有,艾滋病人与家人一起生活,传染给孩子的病例?

2023-11-29 22:38

1个回答
谢谢朋友的邀请: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专门上网查阅了一下资料,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没有类似的相关报道。以本人12年从事艾滋病防治的经历来看,与艾滋病人共同生活是存在着被感染的风险!

本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共见证了两位很特殊的艾滋病感染者,他们都查不到明确的传播途径。一例是个三岁多的小男孩,因车祸受伤,术前血检发现是艾滋病阳性感染者,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父母都是 健康 者,不存在母婴传播的可能,与其在一起生活的爷爷奶奶却是艾滋病感染者。

另一例是在兵检中发现的女高中应届毕业生,经流行病学调查,无受血史,无吸毒纹身美容史,品学兼优,请专业的妇科医生检查证明无性生活史,但与其共同生活的堂姐是个提供性服务的工作者,也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

我只认定一个事实,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是能在唾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的!除了众所周知的艾滋病三个传播途径之外,艾滋病可能存在着目前尚未被发现的其他传播途径!所以我认为,和艾滋病人共同生活,是存在着被感染上艾滋病的风险的!

你好,目前没有这样报道的,一般日常生活是不会传播的。一般艾滋病人的唾液的病毒量少,而且有口腔粘膜保护,所以一般接吻也不会传播的,有的段子,若想接吻传播艾滋,除非吻得口破血流。再加上感染者一般用药情况下,体内病毒载量很低,基本也就没什么传染性的,所以“治疗即预防".

大家好,我是在疾控中心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生,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被确诊的人,他们的家人陪同他一起来疾控中心建档咨询。家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毕竟艾滋病作为一个致死率较高、影响重大的传染病,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感染,但是面对家人被确诊的状况,又不能脱离亲情的关系,因此,他们咨询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当然也遇到了一些老人被确诊后,因为孙子才几个月到几岁,或多或少和老人都会有接触,但是小孩子又不懂得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所以家人就会问,日常的接触会传播的吗?

那么,从全世界的监测数据来分析,以及我自己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情况来看,还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日常接触传播给小孩子的案例。

我们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母婴传播,二是性传播,三是血液传播。

日常的生活接触,诸如握手、拥抱、共用马桶、一起吃饭等等都不会传播。

但是感染者与小孩接触,拥抱这些可以,一定不要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或者伤口渗出液。小孩子皮肤较薄,容易受伤导致皮肤破损,因此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破损的伤口侵入孩子机体。特别是家人刚确诊还没有治疗的时候,血液中的病毒载量较高,更易导致传播。因此家人确诊后,一定要积极治疗,当血液中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后,传染性会大幅度降低。

因此建议,在生活中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应当积极治疗,杜绝艾滋病的传播。

没有看到过类似报道。艾滋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母婴和性三种,唾液、尿液、泪液和粪便等都不具有传染性,所以日常生活不会传染HIV,小孩也就没有问题了。需要注意的是感染者不要和家人一起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等,感染者还要定时服药,争取早日将体内的病毒控制到检测限以下,这样就不具有传染性了,家人就都可以放心了
相关问答
2005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有多少人
1个回答2023-03-21 11:30
450一500万
艾滋病毒
1个回答2022-11-17 15:10
只检测抗体就可以了,六周阴可以排除。
魔兽世界游戏
1个回答2024-06-08 18:40
.......各大论坛都有而且很详细的! 还是到那里去找吧
儿童手机在哪里买?儿童手机专卖店有吗
1个回答2024-06-08 18:39
儿童手机,又叫儿童安全手机,小孩子手机,学生手机等等。是为了方便家长联系、监护孩子,专门针对4-14岁儿童而研发的儿童专用手机!功能非常多有安全定位,家长随时查看孩子的位置。有电子围栏家长可以设置学习...
全文
能不能推荐几本思考思维方面的书籍?
1个回答2024-06-08 18:38
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的书籍很多。我认为最能够充分锻炼自己思维,思考能力的书籍有三本书籍。也是人生三大基础知识。 1:《哲学》也叫《唯物主义辨证论》。这本书是世界上公认的人类最高境界的智慧学,是富...
全文
为什么窝牛背上有个壳
1个回答2024-06-08 18:36
那个壳能自我保护,也可以取暖
宝宝七天不拉便便
1个回答2024-06-08 18:35
我告诉你,在这问不出个123赶紧上医院看吧。
穷孩子富孩子在哪个台播
1个回答2024-06-08 18:35
现在没有台播啊,上网搜的看呗
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1个回答2024-06-08 18:34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