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氏善为盗的全文及赏析作品出处

2023-11-30 04:21

1个回答

【《国氏善为盗》全文翻译】:

齐国一个姓国的很富有,宋国的一个姓向很贫穷,(姓向的)从宋国到齐国,请教他(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说:“我善于盗窃。一年就自给,两年就自足,三年就大丰收,从此往后,施舍到的(全部的)乡里邻居。”姓向的很开心,知道了他做盗贼的话,却不知道他做盗贼的办法,于是穿墙破室,手能碰到的、眼睛能看到的,没有不拿的。没多久,(就)人赃并获被判罪,没收了他祖辈的财产。

姓向的认为姓国的在骗自己,就去埋怨他。姓国的说:“你是怎么做盗贼的?”姓向的说了自己(偷盗的)情况。姓国的说道:“哈哈!你偏离做盗贼的方法也太远了吧?现在我告诉你吧。我听说天有时,地有利,我偷盗天地的时利: 云雨滋润,山川孕育万物,以使我的禾苗成长,生养我的庄稼,筑我的墙,建我的房屋;陆地上我盗禽兽,水里我盗得 鱼鳖,没有一样不是盗得的啊。所有庄稼、土地树木、禽兽、鱼鳖都是天地所生,哪有是我所有的啊?但是我偷盗天的 就没有祸殃;而金玉珍宝、谷物锦缎财物,是别人聚集的(财物),哪是天所拥有的啊?你偷盗那些东西被判罪,怎么 能怨恨(我)呢?”

姓向的感到疑惑,以为姓国的又在欺骗他,就去拜访东郭先生,向他请教。东郭先生说:“姓国的获取外物的方法,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所以没有遭受惩罚;你获取外物的行为,是出于私心的盗窃行为,所以被判罪受罚。”


【《国氏善为盗》重点字解释】:

自宋之齐 之(到)

喻其为盗之言 喻(明白)

亡不探也 探(拿,取)

以国氏之谬己也 谬(欺骗)

若为盗若何 若(你)

生吾禾,殖吾稼 殖 (使…生长)

齐之国氏大富 之(的)

三年大穰 穰(庄稼丰收,富足)

施及州闾 州闾(乡里邻居)

然吾盗天而亡殃 殃(祸害)

遂逾垣凿室 逾(翻越)


【《国氏善为盗》原文】: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桓,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 (选自《列子·天瑞》)


【《国氏善为盗》赏析】:

《列子·汤问》是列子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这部书的作者,旧本题周列御寇撰。《汉书·艺文志》道家有《列子》,班固自注曰:“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现存的《庄子》书中二十二次提到列子,分别见于《逍遥游》、《应帝王》、《至乐》、《达生》、《田子方》、《列御寇》、《让王》诸篇,有时尊称他为子列子,有时称他为列子,有时直呼其名,作列御寇,或御寇,{上御下示}、御、图三字古音全同,当可通用,因此,《庄子》中的列御寇,即班固所说的列圄寇。


【作者简介】: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约与郑繻公同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或为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寓言故事】:

齐国有一个姓国的人家,非常富有。宋国有一个姓向的人家,非常贫穷。姓向的人专程从宋国来到齐国,请教姓国的人发财致富的方法。

姓国的人告诉他说:“我非常善于做盗贼。从我做盗贼以来,一年就能自给自足,两年就开始富余,三年就有大片的耕地,年年大丰收,可以施舍财物帮助乡邻。”姓向的人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得到了真传,将这番做盗贼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可是,他却没有询问偷盗的方法和对象。

回到宋国后,姓向的人开始四处偷盗,趁夜进入别人家的宅院。每偷盗一家,他把手能够到的、眼能看到的财物全部席卷一空。没过多久,这个姓向的人就被抓个正着,不但判了罪,连房屋和祖上留下的财产也被官府没收了。姓向的人觉得姓国的人骗了自己,从牢里出来后,就去齐国责问他。

姓国的人问:“你怎么做盗贼呢?”姓向的人将自己偷盗的经过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姓向的人笑着说:“是你误解了我说的偷盗!而且错得太离谱了!我偷盗云雨的滋润、山水的产物,使我的庄稼长得越来越好,使我的院墙和房子越来越结实。我偷盗地上的飞禽走兽,水里的鱼鳖,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偷盗天地而生的东西是不会犯法的。你偷盗的金玉珍宝、谷物丝帛,是别人积聚的财物,有不是老天给的!你因为偷盗别人的财物而获罪,难道还是我的错?”


【寓言本意】:

是想告诉我们:只从词句的表面意义去理解问题,而不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结果就会导致巨大的错误和伤害,而此类人物往往还会反过来抱怨别人,以致产生更大的疑惑。其实,真正害人不浅的只是那些不求甚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而已。这种人还能怨谁呢?

相关问答
文言文 国氏善为盗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3-13 13:20
原文: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桓凿室,手目所...
全文
国氏善为盗
1个回答2024-01-29 13:20
垣:矮墙 壤:丰收 原文: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
全文
国氏善为盗
2个回答2022-09-30 07:35
一个姓国的人擅长偷盗 欺骗
国氏善为盗
1个回答2023-11-30 09:52
国氏善为盗具体如下: 一、原文 1、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
全文
国氏善为盗的喻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22 06:05
《国氏善为盗》一文中有两个带有“喻”字的句子,注释如下: 1、喻其为盗之言 喻:明白,了解。 译文:但他只理解了国氏偷盗的话。 2、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全文
国氏善为盗的喻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1-30 08:38
1、喻其为盗之言的喻,动词,意思是知晓、明白。喻其为盗之言——明白了他做盗贼的话。 2、而不喻其为盗之道的道,名词,意思是方式、方法、技能。而不喻其为盗之道——却不明白他做盗贼的办法。 3、亡不探也的...
全文
《国氏善为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9 10:51
天上的云雨,地下的鱼虾鸟兽,都是自然界所生而不属于我们的,但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万物为人类服务,改造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人利用既有的自然环境,获得富足生活的表现。
《国氏善为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4 14:27
齐国一个姓国的是首富,宋国模巧的一个姓向的极穷,(姓向的)从宋国到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说:“我善于盗窃。一年就自给,两年就自足,三年就大丰收,从此往后,施舍到的(大)有州(小)...
全文
父善游赏析
1个回答2023-12-03 18:20
父善游讲述的是古代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用这...
全文
掩耳盗铃赏析
1个回答2023-12-12 18:44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