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成语或俗语有哪些快

2023-11-30 07:23

1个回答
夫妻之间:琴瑟和谐
秦晋之好
伉俪情深
就叫宜家居吧。一语双关,既套用了《诗经》中的典故,家居又和家俱谐音。我认为不错呢。你看呢?
1
伯埙仲篪
bó xūn zhòng chí

成语典故: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2
和睦相处
hé mù xiāng chǔ

成语典故: 彼此和好地相处。
成语出处:

例句: 邻里之间应当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3

和气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成语典故: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成语出处: 《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例句: 田家因不分家,那棵紫荆又活转过来,岂不是“和气致祥”的明验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

4

讲信修睦
jiǎng xìn xiū mù

成语典故: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

如埙如箎
rú xūn rú chí

成语典故: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6

笙磬同音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成语典故: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7

埙篪相和
xūn chí xiāng hè

成语典故: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8

宜家宜室
yí jiā yí shì

成语典故: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9
宜室宜家
yí shì yí jiā

成语典故: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例句: 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

10

其他_

和睦\和美
家和万事兴
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唱妇随
天伦共享
天伦之乐
相关问答
有关父母爱的格言或俗语
1个回答2024-02-24 01:45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疼娘疼一阵,娘疼儿疼一生 母爱无私,父爱无疆 ……
现在过年,有的人认为给父母拜年太俗了,到底应不应该给父母拜年?
1个回答2024-02-12 15:11
提得好! 我反问你一下,女人生孩子更俗气!你说还该不该生了呢?
描写父母溺爱孩子的俗话
1个回答2024-02-24 03:53
“小二”管“大王”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
全文
关于父母的俗话
3个回答2022-08-04 02:16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
父母不在长兄为大的俗语是
2个回答2023-03-24 07:42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感恩父母的俗语
1个回答2023-02-19 08:45
儿疼娘疼一阵,娘疼儿疼一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
全文
感恩父母的名言或俗语有?
1个回答2022-07-18 10:52
儿疼娘疼一阵,娘疼儿疼一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
全文
古代孝子把父母关进瓦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
1个回答2024-01-29 06:12
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据说我国云南有些地方有把父母装进瓦罐的风俗。唐朝人韩鄂写了一本书《岁华纪丽》,里面记载了这个风俗。 其实这个瓦罐不是我们平...
全文
有关 父母爱 的格言或俗语
1个回答2023-02-18 03:0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疼娘疼一阵,娘疼儿疼一生 母爱无私,父爱无疆 ……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