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滥竽充数缩写?

2023-12-02 10:39

2个回答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三百人一起吹。其中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滥充吹竽的样子,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吹竽,要吹竽者逐一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若只靠着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幸,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
成语“滥竽充数”指的是为了弥补人数或场面而让素不懂音乐的人演奏竽笛,从而破坏了音乐的美感。“滥竽充数”在现代的应用还可能指人工地将某些不相关或不质量高的东西加入某个集合或群体,给人一种虚弱的感受。缩写“LANYUCHONGSHU”是在汉语中将成语的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缩写组合在一起。这种缩写方式在现在非常流行,可以用来方便快捷地识别成语,同时可以用来在计算机,手机等输入法中快速输入成语。
相关问答
滥竽充数和滥芋充数,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4 12:57
应该是滥竽充数,“芋”这个字是错别字。 滥竽充数是有一个典故的: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
全文
滥竽充数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1-21 00:16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 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 有个游手...
全文
滥竽充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2:23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
全文
滥竽充数讲了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7 07:00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大意是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
全文
滥竽充数古文和白话文
1个回答2024-01-18 22:49
  原文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i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
全文
滥竽充数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3 01:04
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
全文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1-18 21:11
南郭先生     出处: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与真实不符,失实的,假的。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谁能把里面的滥竽充数的故事英文版发
1个回答2024-01-23 19:45
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 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有模有样地「吹 奏」。由於他学得维妙维肖,好几年过去了,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紧张了。但是他却不喜欢 合奏,而爱听...
全文
滥竽充数是神话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6 00:22
神话故事成语:: 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开天辟地、 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叶公好龙、天衣无缝、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历史故事成语: 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三顾茅庐、卧薪...
全文
滥竽充数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1:27
滥竽充数故事主要讲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滥竽充数故事: 齐国国王有个癖好,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要300人一起合奏。合奏完了,都会有奖赏。齐国有个叫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可...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