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识李翻译及原文

2023-12-02 10:49

1个回答

王戎识李翻译及原文答案如下:

一、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二、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却唯独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

拓展资料:

简介

王戎的父亲王浑,很有名望,王浑去世后,他在各州郡做官时的随从和老部下,都怀念这位老领导的恩惠,纷纷送钱给王戎做丧葬费,王戎一概不接受,看起来这可真是个廉洁的人。

在家庭生活场景中,王戎是个颇有爱的人物,先看一个王戎夫妻互动的片段:

王戎的妻子常常称王戎为“卿”。——卿是上对下的称呼,现在电视剧里还常能见到,皇帝称官员为“爱卿”。王戎说:“妻子称丈夫为卿,在礼节上算作不恭敬,以后不要再这样称呼了。”

妻子说:“亲近你喜欢你,所以才会称你为卿;我不称你为卿,还有谁该称你为卿呢?”——“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卿卿我我”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于是王戎也就由得妻子这样叫了。这样轻松快乐的夫妻对话,古代文学中不算太常见,放在今天,也可以叫“撒狗粮”了。再来看看王戎对孩子的态度。王戎的儿子王万子死了,王戎悲痛得不得了。

山涛的儿子山简来探视他,说:“小孩子罢了,何至于伤心成这个样子?”——山简这话怎么说得这么残酷啊?这里我要解释下,古代和现在不同,婴幼儿死亡率太高了,人只有让自己习惯冷漠,不然真承受不住高频出现的打击。

也不只是古代中国这样,不同民族的古代社会都差不多,据说古代波斯有这么一个风俗,儿子长到6岁前,不能和爸爸见面,就是为了避免爸爸对孩子产生感情,万一孩子夭折,影响状态。

相关问答
王戎识李中我们可以学到王戎什么样的精神
1个回答2024-02-23 12:38
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精神
王戎识李里的王戎是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02 18:12
喂,寒假作业不会做了吧?
王戎识李
1个回答2024-01-22 16:18
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
全文
王戎识李
1个回答2024-02-10 04:14
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②...
全文
王戎识李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24 21:09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其他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
全文
王戎识李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07 05:02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
全文
《王戎识李》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31 03:05
《王戎识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多动脑筋,善于观察事物的客观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占便宜。 这个故事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全文
王戎识李
1个回答2024-02-07 08:15
搜索词条 ╳ 王戎识李 更多图片(1张)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
全文
王戎识李的原文
1个回答2024-02-21 05:47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 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⑩苦李。”取之,信然⑪。
文言文王戎识李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9 10:14
1、我们应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且有丰富想象力。 2、我们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