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3-12-02 13:28

2个回答
不食嗟来之食。

翻译:不吃悔恨来自的食物。

注释: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一章,原文为“不食嗟来之食,不为嗟来之害”,意为不吃来自悔恨的食物,也不为悔恨的害处所困扰。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道德和良知的追求。嗟来之食指的是因为不正当手段或不道德的行为所获得的食物,而嗟来之害则指的是因为不正当手段或不道德的行为所带来的祸害。孟子倡导人们要以正义和道德为准则,坚守良知,不去追求短暂的利益,以避免悔恨和害处的发生。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和良知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始终追求正义和道德的行为。
《不食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说的是一个乞丐不吃富人黔敖的施舍,最后饿死,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以下是关于《不食嗟来之食》的翻译及注释。
翻译: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 来吃吧!” 那个饥民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
注释:
①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②黔敖: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
③食:动词,饭食,名词。
④其:指代“食”。
⑤谢:道歉。
⑥与:通“欤”,语气词,表示感叹。
⑦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或来路不干净的食物。
⑧蒙袂( mèi):用衣袖蒙着脸。袂,衣袖。
⑨辑屦(jī jù):拖着鞋子。辑,拖、拉。
⑩视:看。
斯:这地步。
谢:道歉。
去:离开。
这个故事充分表现了饥饿者的骨气和人格,赞扬了他“不吃嗟来之食”的品德。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个故事中那个饥饿者的精神,在面对诱惑和不干净的食物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保持自尊和尊严,做到不贪、不占、不依附,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相关问答
嗟来之食怎么解释 嗟来之食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1-20 14:09
1、嗟来之食的意思: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寓言寓意: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寓示人都是有骨气的,不能因为一点食物就对别人低声下气慧并的。 2、启示:人格尊帆尺严比生...
全文
不食嗟来之食的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2-29 03:52
嗟来之食: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喂”。
嗟来之食怎么解释 嗟来之食的解释
1个回答2023-12-03 20:08
1、嗟来之食的意思: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寓言寓意: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寓示人都是有骨气的,不能因为一点食物就对别人低声下气的。 2、启示:...
全文
解释“嗟来之食”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6 20:39
嗟来之食,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不食嗟来之食① 齐大饥。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⑥饮,曰:“嗟⑦!来食!”扬其目而...
全文
不食嗟来之食的嗟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1-09 11:56
嗟: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喂”。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成语出处自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
全文
不食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个回答2023-12-10 04:35
《不食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说的是一个乞丐不吃富人黔敖的施舍,最后饿死,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以下是关于《不食嗟来之食》的翻译及注释。\n翻译:\n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
全文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的出处和解释
1个回答2023-08-05 23:40
1、嗟来之食,此典出自《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禅敏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贺腊枝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
全文
不食嗟来之食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1 23:06
翻译:不吃讨来的饭。 可代指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形容人有骨气。
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3个回答2023-12-02 11:15
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弓下》,原句是: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
全文
不食嗟来之食的简介或典故?
1个回答2024-02-12 16:58
含义: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那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视穷人为猪狗,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 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