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四方的典故

2023-12-02 13:32

1个回答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志在四方的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志在四方的典故 篇1

  志在四方

  【注音】zhì zài sì fāng

  【解释】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出处】《孔丛子》

  【简介】志在四方,即指有远大的志向。出处:“志在四方”由“四方之志”衍变而来。“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记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书)。

  【近义词】志在千里

  【成语举例】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拘泥在一点小小的利益上,要勇敢的去开拓自己的未来。

  志在四方的典故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开始衰弱。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重耳听了很惊讶,说:“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志在四方的典故 篇2

  春秋时期,晋献公在宠妾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分别逃亡到狄国和梁国。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担心重耳会回来争夺王位,便派人去追杀重耳。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自己的女儿齐姜嫁给了重耳,送给他20辆四匹马拉的车,并且在各方面都很照顾他。重耳在齐国一住7年,日子过得十分舒服,不想回国了。他的随从子犯、赵衰等人对于重耳如此胸无大志很是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不久,齐桓公死了,齐孝公做了齐国的国君。子犯、赵衰、狐偃等觉得齐孝公不是一个贤能之人,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便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不料,正巧齐姜的一个小丫鬟在树上采桑叶,把他们说的话全听去了,小丫鬟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齐姜。齐姜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害怕这丫鬟泄露了秘密,就把丫鬟杀了,然后对重耳说:“公子,知道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惜走遍天涯海角,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那个听到你部下秘密商议的丫鬟,我已把她杀掉灭口了。”重耳听了很惊讶,说:“可是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

  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便不再劝他了,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把重耳灌醉后,送出了齐国。后来,重耳在62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形容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愿意到遥远的地方做一番伟大的事业。

  志向高远与否,使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天生没有志向,有的人志向卑微,有的人志向高远,他们进步和成功的程度和他们志向的大小是相称的。“大丈夫四海为家”、“好男儿志在四方”,都说明了人们对于志向的一种追求。不要蜗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做一只井底的青蛙,而应该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去关注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立场去看待世间的万物,以一种更广阔的胸怀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相关问答
人各有志的是什么 人各有志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11 11:15
1、歼哗碰人各有志释义: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2、人各有志 - 拼音: [rén gè yǒu zhì]。 3、出处: 《三国志·管宁传》:“太祖曰:‘人各有志;出...
全文
《人物志》中的“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5-28 16:21
应该是“传记”的意思
什么叫志不在此啊?什么叫志在必得啊?志不在此和志在必得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11-28 11:41
两者之间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志不在此”指志向不在此处,也就是无意于这件事情,对其不关心.“志在必得”指志向是必须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成某件事情,需求十分强烈,准备十分充分,必须要得到的.
有志什么,无志什么
1个回答2023-01-24 13:12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事空 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反之,若一个人胸无大志,就是做再简单的是也不尽如人意 有志之人立长志 无志之人常立志 有志向的...
全文
小人得志什么意思 小人得志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8 22:26
胡作非为,无恶不作,横冲直撞,无所顾忌,人们并不称其为勇敢,称暴虐。这是小人得志,自毁前程,只能得逞于一时。是勇敢的羞耻。
关于有志向和无志向的名人典故?
1个回答2024-02-18 23:37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下大志报仇雪恨,终于打败吴王夫差。无志句的有后唐末代皇帝李煜终日消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终被灭国。
志人小说的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8 06:48
记,记载的意思
什么叫志不在此啊?什么叫志在必得啊?志不在此和志在必得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2-09-09 00:07
两者之间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志不在此”指志向不在此处,也就是无意于这件事情,对其不关心。“志在必得”指志向是必须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成某件事情,需求十分强烈,准备十分充分,必须要得到的。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7 01:39
看资料东汉时代有年叫陈范的人,立志要“成大事,扫天下”。但他连自己的庭院也懒得打扫。为此,人们讥笑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是什么意思 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解释
1个回答2022-09-17 15:37
1、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志向,而朝着同一个目标去进取,不达到之前立的志向决不会罢休,而没有志向的人则一天一个主意,一天一个志向,在之前的目标没有达成的时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