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2023-12-02 18:40

5个回答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段寓言,其寓意是: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其实,三个和尚也可有水喝,只要稍加组织,订立轮流取水的制度,责任落实到人,违者重罚,这样就有水喝了.
因为他们去了沙漠
他们不团结啊
三个和尚没水喝后续故事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BPR,一个屁叫ERP。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

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挨上必死系统(简称IBS系统)、马上就死系统(简称MS系统)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

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N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来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界面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只有三个人最清楚问题之关键所在,那三个人就是最早的那三个和尚。说来说去,就是他*的闲人太多了!他们说:“整天瞎分析个屁!什么他*的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明明就是机构臃肿问题!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咱们仨自觉自律一点算了!如今倒好,招来了这么一大帮傻B,一个个不干正经事还他*的人五人六的,跟屎盆子一样甩都甩不掉!”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和尚们也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
回答者:pai314
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是责任分散制,在群体心理学中,如果责任被无形的分散,对于责任就会出现A推B、B推C、C推D的情况,最后又推到A的身上。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和尚的时候,自己承担喝水问题,两个和尚的时候两个人承担喝水的问题,三个和尚的时候就是三个人承担喝水的问题。因为喝水的问题从一人承担变成了多人承担,这样就被减轻了责任,责任减轻了,对应的责任感和行为也相应的减轻,也就是责任分散。

就像日常生活中,本来一个人负责一方面的事情,他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一个人和他分担一定的任务,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同样的责任应该做同样的工作,付出同样的努力。于是就会出现“两个和尚抬水喝”的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个体心理平衡,同时在出现问题也能让个体逃避应有的惩罚。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现其他人加入的话,就会导致责任更加分散,在得到同样的报酬的时候,为了心理平衡,每个人都不会愿意比对方多出一份力。所以就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就是出现在围观群众中,如果有人需要帮助,而旁边人比较少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出现乐于助人的群众,如果当时人比较多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都在旁边看着,在那指指点点却不上去帮忙(这种现象是旁观者效应),原因很简单,责任分散使利他行为减少。

其实这个过程对于个体来说,属于超我、本我的斗争,从超我上来说是必须立刻给予帮助,而从本我上来说是拥有一定的风险,不能给予帮助,这个时候自我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斗争,就会选择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参考周围人的行为做法。
相关问答
2、大家都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那么,为什么最后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
1个回答2024-01-22 08:39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社会惰化现象。而社会惰化现象并不是不能有效防止的,公正机制、团结协作等众多方法都是有一定效用的。据有关研究和统计,自中国施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增速是过去2...
全文
小和尚喝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4:43
告诉我们和尚很傻.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1个回答2024-02-25 05:33
故事的梗概是讲在过去的一个山定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矮小的和尚要去山上的破庙,途径一条河流,由于天很热,便到附近的水池喝水,他来到庙中,看见庙里的缸没水了,便挑水,给观音的瓶子中加了水,那干枯的杨...
全文
三个和尚没水喝
1个回答2024-03-11 19:40
答案:C 每个人都有依赖心理,责任心不强,遇到工作任务便极尽能事地逃避。如果每个人都自觉的分担人物,懂得分工合作,那么将会使一件看似艰巨的工作顺利完成。
求歌词:《三个和尚没水喝》
1个回答2024-03-13 06:56
应该叫《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 原唱:甘萍 填    词:陈小奇 谱    曲:陈小奇 一个呀和尚挑呀么挑水喝 嘿嘿,挑呀么挑水喝 咿咿,挑呀么挑水喝 两个呀和尚抬呀么抬水喝 嘿...
全文
求歌词:《三个和尚没水喝》
1个回答2024-03-17 19:32
应该叫《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 原唱:甘萍 填    词:陈小奇 谱    曲:陈小奇 一个呀和尚挑呀么挑水喝 嘿嘿,挑呀么挑水喝 咿咿,挑呀么挑水喝 两个呀和尚抬呀么抬水喝 ...
全文
三个和尚怎么喝水
1个回答2024-04-19 09:39
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瘦和尚。他一来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瘦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全文
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02:08
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现象说明了在一个组织和单位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这个现象我觉得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同事之间要相互协作,相互补台,而不是坼台,共同把工作干好第二,这也说明了单位内部明确职...
全文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漫画
1个回答2024-02-10 05:14
“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集体的力量不仅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与配合,所以AD符合题意;B与...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