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后,在这段话中列于了哪几个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历史典故?

2023-12-03 00:10

3个回答
有一个是刘备说的故事,春秋时期齐桓王拜访野人【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还有就是刘备引用古人的话【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
还有就是周文王拜姜子牙的故事【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有一个是刘备说的故事,春秋时期齐桓王拜访野人【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还有就是刘备引用古人的话【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
还有就是周文王拜姜子牙的故事【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这几句是刘备拜见诸葛亮抒发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的,不知是不是)
有一个是刘备说的故事,春秋时期齐桓王拜访野人【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还有就是刘备引用古人的话【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
还有就是周文王拜姜子牙的故事【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相关问答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求贤典故都有哪些?类似三顾茅庐的那种?
1个回答2024-06-20 18:11
秦昭王五跪得范睢。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
全文
类似三顾茅庐的求贤典故还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6 02:21
程门立雪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
全文
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于三顾茅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24 11:55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的真实事实
1个回答2023-02-19 05:50
诸葛亮,刘备,徐庶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2-08 20:43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刘备和诸葛亮。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老橡,一再邀请。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
全文
三顾茅庐的段意
1个回答2023-02-08 20:10
第一段(第1自然段)刘备两次去见诸葛亮,都没见着,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
三顾茅庐的顾是什么意思,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0 13:32
顾:拜访 成语来源于汉末刘备去襄阳古隆中,聘请诸葛亮的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顾茅庐》中的茅庐在哪里?
1个回答2023-12-17 01:53
大概范围是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到湖北襄阳这一带。 因为诸葛亮传明确写了“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
全文
三顾茅庐的第三段的段意
2个回答2022-08-17 06:20
写刘备在草堂前耐心恭候,准备见诸葛亮。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7 19:11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草屋:拜访,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渐成典故。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