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笔落惊风雨—毛笔

2023-12-03 00:25

1个回答

文房四宝—笔落惊风雨-毛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才有“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丹青;才有记录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中国汉字; 才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文章;才有飘若浮云、矫若游龙的书法。

短短寸许之笔,却经历了千年风雨;区区竹木之管,却抵得上万钓之重;柔柔纤毫之锋,却能直指世道人心。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凝聚了中国世代读书人的思想。

它是江郎怀中不忍送还的五彩华笔,披着少时的荣光和才华消逝后的惆怅;它是智永和尚积年收藏的十瓮秃笔,在沉默的退笔冢中向后人昭示着“力透纸背”的秘密;它是李白梦中绽放花朵的妙笔,象征着所有文人梦寐以求的绝世才华......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不但是文人抒情言志的良伴,更是雅士书写绘画的益友。在文人雅士的笔耕生涯中毛笔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毛笔从诞生之日起就推动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在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我们至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毛笔描绘的纹饰。仰韶文化遗址的墓葬中还有许多用来研磨矿物颜料的研杵和盛放颜料的凹形石砚。由此可见毛笔和砚台的历史有多么悠久。

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中出土的毛笔实物,还带着竹制的笔套,这证明了在战国时期毛笔已被广泛使用。传说泰国的大将蒙恬在战争期间为了能快速传递消息,改造了当时的“笔”,他“以拓木为管,鹿毛为柱,单毛为被”,制成了苍毫笔,也就是秦笔,因此就有了“蒙恬造笔”的说法。

从历代绘画作品中,我们发现各个朝代的执笔方法并不相同。苏轼曾说道:“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爱写隶书的汉代人喜爱握管法,用整个手掌握住笔管;魏晋至唐五代的文人偏爱用两根或三根手指捏住笔的二指单钩执笔法与三指单钩执笔法;清代的时候方法更多,有单钩、双钩四指、五指回腕等。

而现在最流行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的姿势如下: 两肘适度屈曲,放在票面上。执笔手的大拇指第一节指肚紧贴笔管内侧,力量朝右上方。食指的第一关节紧贴笔杆的外侧,与大拇指配合起来,将笔杆捉住。用中指的第一节、第二节弯曲如钓来钩住笔杆的外侧。用无名指的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小指紧贴无名指,旅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不接触笔杆。

相关问答
笔落惊风雨,__________
1个回答2022-06-02 21:12
,诗成泣鬼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啥意思?
1个回答2022-06-10 15:02
意思就是文章写的很好
杜甫的有一首诗中的“笔落惊风雨”的下一句是什么?谢谢
1个回答2022-08-24 20:56
鲜花最怕寒霜打下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谁
1个回答2024-05-12 22:42
杜甫笔下的“笔落惊清燃世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标题《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赞扬的是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作者]杜甫 [全文]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
全文
毛毛雨怎么画简笔画?
1个回答2024-06-05 21:23
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最简单的就是用铅笔画一些雨点儿。比较细的
笔落惊风雨。下一句是?
4个回答2022-08-04 09:11
诗成泣鬼神 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这句
笔落惊风雨的下一句
2个回答2023-08-05 20:49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笔落惊风雨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20 14:16
上一句:置(掷)地有声。原句是:置(掷)地有声,入木三分,这是歇后语。这句谚语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 意思: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借以形世拍书法笔力遒劲,亦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这...
全文
毛笔书法落款
1个回答2024-02-12 16:41
2009年是己丑年 而你这里的11月应该是指的公历吧? 现在还是农历的9月,一般书画题款纪年月等等都是用农历即阴历的。而阴历9月在古代又有如下的别称: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
全文
那本玄幻小说里有笔落惊风雨
1个回答2022-08-30 13:59
《仙国大帝》是观棋写的小说,是长生不死的续集,其中有笔落惊风雨和笔落显气象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