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忘私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2023-12-03 05:33

1个回答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孟子·滕文公上载,quot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quot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
后来,孔子听了这件事,就感慨地说ldquo祁黄羊的话说得太好了!举荐人才不回避跟自己有仇的人,也不回避自己的亲生儿子,真是公而忘私啊!rdquo故事里的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与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势如破竹。

应该承认郭子仪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至于公而忘私,这只是他的一小部分吧,值得我们去赞扬的东西,他还有很多很多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
公而忘私的典故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任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的职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祁黄羊的人,他的主公两次要他推荐人才,他前后分别推荐了他的仇人和儿子,并且这两人都做的很好祁黄羊这种不避亲疏,公而忘私的做法受到后人尊重,“大公无私”由此而来。
是成语 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基本释义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褒义 出 处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
3公而忘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ōng ér wàng sī,意思是指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出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这两位同学破釜沉舟,是使我私心佩服的。
相关问答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1个回答2024-03-18 10:20
A 解析: 大公无私和公而忘私是近义词;毛骨悚然和胆战心惊是近义词。
看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这句名言你会想到哪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1-19 18:12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成语解释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
全文
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你想到了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06:02
忧国忧民,大公无私,慷慨就义,视死如归。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体现了什么精神
1个回答2024-03-11 11:2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具体;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羡物族、国家的责燃漏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究谦敬礼...
全文
公而忘私怎么造句 公而忘私造句大全及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5 21:03
公而忘私:意思是指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好团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
全文
成语公而忘私?
1个回答2024-01-20 20:46
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出处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释义 为了公事而不考...
全文
公而忘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2 19:20
【成语释义】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结合文章,郭子仪这样的品质,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
全文
公而忘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3 23:52
【汉字简体】公而忘私【汉语注音】gōng ér wàng sī【成语释义】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拦没怨。结合文章,郭子仪这样的品质,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全文
公而忘私
1个回答2024-03-09 21:40
打一字是“八 ”
公而忘私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7:39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相关造句: 1、诚实、诚心、诚挚、诚恳待人,公正、公平、公道、公而忘私。 2、公而忘私人本道,粉身碎骨心皎洁。日记抄,字字出心头,言...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