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立木用来比喻什么

2023-12-03 05:52

1个回答
城门立木用来比喻在一个人或物方面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的存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典故,据传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如城门之立松,小人如市墙之土。这里的城门立木,就是指那些被栽种在城门两侧的大树,它们可以使城门更加稳固,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因此,城门立木不仅是崇高的象征,更代表了某个人或物体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存在。
相关问答
呆若木鸡要求该比喻的成语本体为一个字,喻体为两个字
1个回答2024-03-01 20:21
蛟若游龙:本体--蛟,喻体--游龙,比喻词--若。 翩若飞鸿:本体--翩,喻体--飞鸿,比喻词--若。 静如处子:本体--静,喻体--处子,比喻词--如。 动若脱兔:本体--动...
全文
把人比喻为木偶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15 16:27
是不由自主、任人摆布的意思。
枯木上开花比喻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23:45
枯树开花 (kū shù kāi huā) 解 释: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获奇迹出现。 枯树生花 (kū shù shēng huā) 解释: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全文
木有本,水有源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07:24
木有本而枝茂水有源而流长 树木的枝干为一树之本。树木因为自己的‘本’强壮,才会枝繁叶茂。本,抓地不牢,根底浅显,就会经不起大的风风雨雨;水之所以能流长,是因为有源泉,有源之水才会源远流长。 这是...
全文
南门立木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19 16:47
典故: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
全文
立木为本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2:16
立木为本的故事? 立木为本即立木为信。 故事如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
全文
我家小孩不能说一句,说一句立马变成木头一动不动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1-31 21:34
可能孩子需要父母和他心平气和的去说话,同时也需要和父母多多的交流,要不然家长一说孩子就以为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所以说才会特别的缺礼,然后不去说一些事儿。
南门立木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1 12:19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
全文
比喻人自立的成语有?
1个回答2022-11-15 11:19
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自立更生 奋发有为,无师自通,自生自灭,立身行己 单孑独立,孤立无援,孤立无助,茕茕孑立
我像一个木头人是比喻句吗
2个回答2023-05-21 01:25
嗯,比喻句就是把一样事物比作另外的一样事物,此句把你比作木头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