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情绪稳定”,别让孩子成为下一个的你

2023-12-03 07:53

1个回答

每一个老母亲老父亲都经历过带娃的情绪崩溃。

在孩子无止境的哭闹中或者是辅导作业的屡教屡错中,我们的耐心一点点被消磨,情绪越来越失控。

疫情宅家的某一天,中午我一个人带4岁的汤圆吃饭,饭渣本渣的汤圆总是边吃边玩,时不时还经常跑到弟弟旁边,逗他玩。

在多次屡教不改后,我越来越烦躁,她也厌烦我不反复的提醒,对我吐舌头做了一个不屑的表情,就这个表情压垮了我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我“鬼使神差”地头脑一炸,一个耳光已经扇了在她脸上。

扇完女儿愣了一下,随之整个人也炸了,用幽怨的小眼神着看我,边哭边说

事情发生就在那么一瞬间,快到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手已经打下去。几秒后我也好像突然醒过来一样,仿佛刚才动手的我是被恶魔附体,发生后自己又后悔懊恼不已。

虽然后来我赶紧安抚女儿,多次说了对不起,但心里我还是无法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

从来我就很痛恨诉诸于武力让孩子屈服的方式。

明明是自己没能力用正面良好的方式引导孩子,却利用自己强者的地位,让弱势的“孩子”屈服于自己的“权威”,是霸凌的一种方式和自己无能的表现。

明明痛恨武力霸凌的行为,怎么现在也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的模样。



在我小学的作文中,总爱用两个小人打架来描绘自己做选择的心理活动。

后来了解到弗洛伊德的冰山模型,才了解到我们身体里真的有两个分裂的小人,只是它们轮流在你不同的状态中占据上风。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1895年提出一个心理学的“冰山模型”把人的心理分为显意识和无意识,相当于一个漂浮于海上的冰山。


露在海洋上的山尖相当于显意识,相当于理性小人,其思想活动能被自己察觉和掌控,在整个思想活动中只占有很小的部分。

而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体,则是潜意识,代表着人的本能和欲望(感性小人),思想活动特别活跃,但不容易被自己察觉,占据了人心理的大部分。

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却主要支配着人行为。

这就是我们明明知道什么对自己好,却总是做出错误的决定。

父母的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及和他人交往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期如果出现创伤,会压抑到个体的潜意识中,以个体不能自知的方式,对其产生持久影响。

父母打骂孩子这种负面行为,给子女造成了不快的体验。尽管子女对此打骂行为是抵触、反对的,但是这种打骂模式无意中也内化到子女的潜意识中,只是等待一个导火索爆发出来而已。

所以当若干年后,成年的你和自己小孩在类似场景时,你不知不觉也会沿用当年父母管教你的方式来对待她,尽管当时的你是讨厌这种压迫式的管教的。


这个场景碰到了你潜意识中冰山下巨大山体中的一角,触发了埋藏已久的潜意识,让你在原始脑的支配下做出同样的反应。

所以冲动之下,你和当年的父辈一样,做出了同样你不耻的举动,变成了你讨厌的人的样子。


在之前一篇《带娃就得“鸡飞狗跳”?巧用“情绪熔断”让你母慈子孝》的文章中,我从情绪排解的战术上告诉大家几个实用的好方法--

及时将自己抽离现场,给“冲突”暂停;

非原则问题,从正面积极角度看待事件的发生。

一些原则性的行为,比如饭桌吃饭,立下规矩后就执行,如果汤圆离开饭桌,就代表饭已吃完,我就收起碗筷,不用再耗时耗力和她“对抗”。

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弄脏了哪儿,都是小事,我从多次跳出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也不是什么值得“鸡飞狗跳”的问题,最后引导她一起收拾残局即可。

想想为了一点小事把全家人的一天都“毁”了,真是不值得。

除了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小孩子的情绪上来,她们也会沉浸在她们自己的情绪里,哭个不停,这时候怎么哄,怎么满足都是没用的。

这个我深有体会。

好几次,三四岁的小汤圆为了一点小事,突然就崩溃大哭,怎么劝都劝不住,后来等她心平气和后,我好好和她分析,她自己也不能理解,为啥当时哭得这么伤心。

有时候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上一秒还哭得跺脚嘶吼,下一刻情绪安抚好后,她马上又和没发生过一样,有说有笑。

所以,如果崩溃的是孩子,那么也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泄完自己的情绪,过后双方再找合适的时机,就事论事好好分析。

情绪正确处理的方法不是压制,而是察觉和接纳。

每个人的外面没有别人,这个是十多年前我读第一本心理学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记住的话。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

现在在带娃时,回忆起自己当年的成长某些类似经历,才略有感悟。

自己突然情绪崩溃的原因可能是小时候遭遇的需求不满,积累在潜意识中,爆发出来。正如翻船,不是撞到冰山的上面,而是撞到冰山下面的,只是自己看不到(没察觉)。

所以,很多人无意中变成自己“不想成为的那种父母”,也是因为潜意识中原生家庭的间接影响。

同样,明白原生家庭重要性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也应该妥善处理。

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关系,在德国让我感同身受。

和德国父母一起溜娃时,即使是很日常的对话, 我经常听到他们和孩子说“请”,“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词。

如果孩子生气或悲伤的不良情绪,因父母的“权威”恐吓而压下,或者这种情绪被忽视,这个不愉快的事件触发记忆,就会形成潜意识的一部分,如同一个隐雷,随时可能在未来的某个类似事件中被触发,再次引爆,情绪崩溃。

所以,任何负面情绪,一定要及时妥善处理。

如果父母本身有过激行为,过后记得和孩子拥抱,为自己过激行为说对不起,不让这事件成为孩子的内隐记忆,不让孩子成为第二个你。

留意和总结平时孩子的哪些举动或者事件会引发你强烈的情绪躁动,并分析是否过往有类似不快的经历,然后对自己暗示说,此刻的内心难受,这都是过去埋下的地雷,孩子本身并无过错。这样可以拉长情绪失控的反应时间,为自己争取到情绪熔断的机会。

没有完美的父母,包括我们自己也是。

在原生家庭,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潜意识。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都组成了潜意识的一部分,继而影响子女自身的核心家庭的相处方式。

我们不必活成父母喜欢的样子,也不一定要活成子女喜欢的样子,但千万不要活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相关问答
终于知道为什么讨厌小贝了
1个回答2024-02-02 03:19
爱情来了高智商都变成傻子的:5; :5; :5; :5; :5;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娃娃了
1个回答2024-06-07 22:44
为什么呢?你是遇到令你不开心的娃娃了吧,我虽不喜欢,单页不至于说讨厌啊
真的讨厌我亲妈,不要讲大道理给我听,我就是情绪无法控制了,道理我都知道,可是我忍受不了了。我们现在
1个回答2024-01-20 19:04
这样的情况建议你们分开住,她那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好。
讨厌讨厌 讨厌 她 非常 讨厌!!!讨厌到想打她
3个回答2023-08-11 19:48
总之看得出来你也觉得他很可怜,并且也不想这么继续如此对待他,但是,你又怕他在你对他态度改变了后,他又变回那种让你厌恶的人。对不? 和他把事情挑明来说嘛!~必定大家都是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好是 用和气...
全文
谁说的 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1个回答2022-11-13 07:19
不用是谁说的,应该是这样,人啊!总在慢慢的成长,慢慢长大,就会发生变化,迫于无奈,他不得不这样,做出改变,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做出自己不喜欢的事儿!
我们最终都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吗?你认为呢?
3个回答2023-01-02 19:49
我认为会的,如今社会发展快,为了生活,违背自己的内心和初衷的事是常有的
为什么人终将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
1个回答2023-02-07 18:40
个人觉得,一是由人的劣根性决定的,也就是说,你本质上就是那样的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往高处走,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你在往高处走的时候,势必要抛弃一些对你来说,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比如说良心,自尊,...
全文
哪些明星你曾经很讨厌,却最终自己打脸路转粉?
1个回答2024-03-16 16:59
其实对于喜欢哪个明星或者是讨论拽哪个明星,主要是根据大家的性格不同,所以喜欢的类型也不同,不过对于任何明星来说,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真实的粉丝,当然有很多的明星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全文
读了诗歌我讨厌妈妈,你觉得我讨厌妈妈吗?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9:02
不讨厌妈妈,应该是从这里面学到很多的东西,更应该会体谅做妈妈的辛苦!!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