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骗了的文言文

2023-12-04 11:27

1个回答

1. 古文:《子产受骗》译文

【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②焉;少则洋洋③焉;攸然④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注释】

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官②圉圉(yu):疲惫的样子。③洋洋: 舒缓摇尾的样于。④攸然:迅速的样子。

【译文】

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养在池塘里。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 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于产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 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情理的方法所欺骗,但难以被不合情理的方法所欺骗。

2. 《朱文公受骗》这一古文的译文

朱文公①有足疾,尝有道人②为施针熨③之术,旋觉轻安。

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④,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⑤翁。”

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⑥,甚于未针时。

亟⑦令人寻逐道人,已莫⑧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⑨他人尔。”

朱文公受骗 注释 ①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号“文”,故称朱文公。 ②道人:道士。

③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 ④筇:竹名。

⑤勃窣:匍匐而行。 ⑥作:发作。

⑦亟:立刻。 ⑧莫:没有人。

⑨误:耽误、加害。尝:曾经。

去;离开 编辑本段 译顶海侈剿侬济畴汐川搂文 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热敷的方法,顿时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大大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走路,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柱着拐杖儿童见了会嘲笑我,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匍匐而行的老头了。”

道士拿到诗后就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过于没有热敷时。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妨害其他人罢了。”

3. 古文:《子产受骗》译文谁知道这片古文的翻译阿,昔

出自《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注释:

校人:主管池沼的小吏

圉圉焉(yǔyǔ):困乏懒动的样子。

洋洋: 舒缓摇尾的样子。

悠然:悠闲的样子。

反命:返回来禀报。反:通“返”,命:禀报。

舍:放生。

逝:游走。

孰:谁

既:已经

馈:赠送

郑子产:郑国的子产。子产是郑国的国相。

得其所哉: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既往不咎:译为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其中“既”解释为已经,“咎”解释为责怪。

得其所哉:它找到适合它的地方了!

翻译: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小吏把它畜养在池塘里。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返回来禀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 它还困乏懒动;一会儿便悠闲地离开了。”子产说:“它找到适合它的地方了!它找到适合它的地方了!”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子产,公孙氏,名侨(卒于公元前522年),郑国的奴隶主贵族。子产(?~公元前522),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之孙,公子发子国之子,故称公孙侨。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但就是这样一位贤明的子产,却也会轻易受骗。有人送了一条活鱼给子产, 子产命下人把此鱼放入池塘,这位下人对子产的性情洞悉透彻,把这条鱼吃进肚子之后, 编了一段唯美的谎言应对子产, 且顺利过关。

子产虽早已逝去,但今天的我们应当从他受骗的故事中警醒。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正在重蹈子产后路。他们官僚主义严重,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反映在工作中.有的决策工作习惯于坐而论道,主观臆断,却不管符不符合实际,可行不可行。有的布置工作,习惯于高高在上,发个通知.搞个电话会议再安排一下,却不去制定落实措施,建立监督机制。

有的检查指导工作.习惯于打个电话问一问,要个情况报告看一看,即使下去了,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轻信汇报,却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掌握实情。领导机关如此的工作作风.如此的光喜欢听好的,看好的,于是就出现了像小吏一样的人,他们不把心 思和精力放在完成工作上,而是想方设法在做好汇报上下气力,用功夫.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子产”。这是下面敢于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导致工作不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古文:《子产受骗》译文

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小吏把它畜养在池塘里。

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返回来禀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 它还困乏懒动;一会儿便悠闲地离开了。” 子产说:“它找到适合它的地方了!它找到适合它的地方了!”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扩展资料: 故事说的是有人送给子产一条鱼,子产让管池塘的小吏把鱼放到池子里去.小吏把鱼煎着吃了,却报告子产说已将鱼放进渔塘,并有声有色地描述道:“才放到水里时,鱼显得不安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活跃起来,随之摇头摆尾地游走了.” 子产听了高兴地说“这下子可给鱼找了个好地方.”对于子产受骗的原因.孟子归于小吏会编瞎话. 的确,小史很会编瞎话,而且编得很合乎子产的口味.要不,子产是不会对小吏的瞎话满意得加以感叹,更不会受骗了.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是. 小吏的瞎话何以编得如此真切?又何以敢欺骗自己的顶头上司?答案不外乎,小吏早已深谙子产的喜好和工作作风、方式方法,知道子产不会亲自或派人跟踪监督他.最多事后听个放鱼情况汇报而已. 子产真的被那个人骗了吗?真的像那个人说的一样,子产名不副实吗?其实不然,我们看看子产说的话:那条鱼去它该去的地方,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子产的智慧了,显然可以看出他是知道下人在撒谎的,鱼去了该去的地方,鱼该去什么地方呢? 当然是人的肚子了,只有人吃了它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可见子产不是真的被骗了,还是大智若愚。

相关问答
你受过骗吗?为什么受骗的?
1个回答2024-02-07 13:07
人为什么会容易上当受骗? 1、许多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激活效应。就是先用一个小小的请求,让人接受并产生信任,接着骗子再提出更麻烦的要求,这就是得寸进尺。 2、时间紧迫也是骗子的一种手段。骗子会利用剩...
全文
受骗的骗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0:49
1 受骗的骗子...
全文
被骗与受骗的区别?
3个回答2023-07-01 07:32
你是问法律问题还是语法问题? 法律上:被骗与受骗是同等概念,怎么描述看描述者的立场,是语法上的技巧而已; 语法上:被骗是以对方为行为者,受骗是以己方为行为者。
我也是受骗者?
2个回答2023-01-28 08:39
现在很多人相信网络上的广告而受骗,尽量不要贪小便宜,谨防受骗。
受骗?同事
1个回答2024-02-11 01:41
建议双方协商解决。
大家都有哪样的受骗经历?
1个回答2024-02-10 19:11
大学时候和同学一起去找兼职,回来一家公司说可以给我们兼职,就是需要我们交二百元押金,这样才给我们找兼职信息,我们也交了,后来公司说没有适合我们的兼职,要我们等着,一个月只找到一个兼职,真的是太坑了。
大学生找工作受骗
1个回答2024-02-10 04:07
以前很多大学生都遇见过这样的问题!~我也是的!嘿嘿~真的没有办法~现在这个社会很可怕~只有当做教训了~以后不要轻信那些不交费怎么怎么的东西!很可怕!~里面有很多我们看不到想不到的事情出现!~
形容上当受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2:48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思则罔孝悄晌】: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
全文
不要上当受骗
1个回答2024-02-27 03:18
你说的这些是对的,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看病指导意见宫颈糜烂的话,建议去正规医院做相关妇科检查,找到原因,在医生的建议下用药或者治疗,不要服用保健品或者其他不合格药品。
形容上当受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2 08:31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