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德充符》-“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2023-12-04 12:15

1个回答
《德充符》是庄子内篇的第五篇,在探讨了精神追求的《逍遥游》、认知革命的《齐物论》、养生宗旨的《养生主》、处世策略的《人世间》之后,《德充符》回归讨论人的内心世界,先解题,“德”意为德行;“充”则是充实;“符”字可是是符合、验证,“德充符”的意思是道德充实圆满的验证。

德行是如何充满呢?庄子借用孔子的嘴说,当水流动的时候,不能反照到我们自己,当水静止澄清时,才可以做镜子用。人的心理状况永远像一股流水一样,自己的心波识浪不能停止,永远不能悟道,要认识自己,必须要把心中的杂念、妄想静止,才可以明心见性。文章给出两条线索:

物我俱化,死生同一

文章描述了一系列外貌奇丑或形体残缺不全的人,但是他们的“德”又极为充实,这样就组成了自成部分的五个小故事:孔子为王骀所折服,申徒嘉使子产感到羞愧,孔子的内心比叔山无趾更为丑陋,孔子向鲁哀公称颂哀骀它,跂支离无脤和大瘿为国君所喜爱。五个小故事之后又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作为结尾,即第六部分,在庄子的眼里惠子恰是“德”充符的反证,还赶不上那些貌丑形残的人。

这么多形体残缺(那个时代动不动就砍人的脚)、相貌丑陋的畸人,但内心修养极高,例如,孔子说王骀已经“了生死”的境界,“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得了道的人,这个地球即使毁灭了,同他也没有关系,他可以超然独立于天地之外。换个角度想,肉体就是假借几十年给我们用,用完了就化掉了,而王骀已经超越了,不需要一切的依赖,一切的假借。做到了物我俱化,死生同一。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申徒嘉的故事,因为年轻时犯错,被砍去了一只脚,申徒嘉是怎么解读的?他说“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彀」是是箭靶的中心。羿是神射手,代表人生和命运,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要被打中的,被情绪的变化,环境的压力所打中,我们人就是箭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要想不被打中,脱离「羿之彀中」,除非是得道的人,超出了这个物理世界。

那么,得道是什么?就是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心态,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认为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别人都应该比自己差,假如有条件,世间只有自己应该活,其他人都应该去死,只有自己高明,其他人都低俗。而另外一种人,是真正的有德者,是既不认为错是自己的,但也不认为其他人都该死,就这么平常的活着,不抱怨命运,也不认为是其他人的责任。看其他人处在低谷,也不认为就是这个人不行,只是运气差了点,看其他人得意,也不羡慕,只是暂时还没被命运之箭命中而已。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心态。

《德充符》通篇都在破除人们外形残缺的概念,而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德充符》的“德”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道德,用来做日常行为规范,而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庄子强调注重生命内在价值的提升,努力抵达“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心灵境界。
相关问答
介绍 庄子·德充符
1个回答2024-02-21 06:25
对于世俗现象界的否定,庄子是相当彻底的,从生死观上可见一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庄子与主张生不如死的民世主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以否定思维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的,也就是说庄子从超越生死之中得到了精神体验...
全文
《庄子德充符》
2个回答2023-12-03 20:56
《德充符》 本篇主要谈论道德,“德充符”,道德完美的标志。文中以五个寓言写了六个肢体残缺,奇形怪状的人,但他们都是道德充实的形象;相反,盛名于时的孔子,郑执政者子产,自命治国忧民的鲁哀公都甘拜下风...
全文
《庄子》—内篇—德充符—小结
1个回答2023-11-28 17:47
【解析】 在本章中,庄子主要谈人生修为。庄子首先从生死入手,揭示生命的有限性和道德的长久性,从而将人的外形与道德分开来。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
全文
德充符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7 08:17
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镇则旦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
全文
德充符讲的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2 05:27
德充符讲的是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 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
全文
“德充符”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20 19:19
“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丛渗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丛粗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
全文
庄子:《德充符》(一)瘸子王骀
1个回答2023-12-02 19:59
瘸子王骀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
全文
德充符的介绍
1个回答2023-12-03 00:10
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
全文
庄子德充符原文注释与翻译
1个回答2023-12-04 06:50
庄子德充符原文注释与翻译如下: 一、原文: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
全文
天刑之,安可解丨《德充符》章三
1个回答2024-01-27 19:29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解: 叔山无趾拜见孔子的故事分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无趾见孔子,遭到慢待后,无趾说自己认识到比足更尊贵的东西,不过孔子心胸不能像天地可覆可载,...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