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夺命仇人冰释前嫌,还能让仇人真心臣服,哪位帝王如此大度、睿智?

2023-12-06 10:31

齐桓公弃忘前嫌,拜了管仲为国相?
5个回答
这个人就是齐桓公。最后齐桓公也确实是拜了管仲为国相。因为管仲,为当时的齐桓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加上齐桓公的大度睿智,才会有此结果。
这是齐桓公,众所周知管仲非常有才华,治国能力更是强的一批,正是这点,才让齐桓公不计前嫌,再次重用他。
因为管仲是真正的有大才之人,能够辅佐齐桓公朝政,所以齐桓公将管仲接到了齐国和他倾心交谈结为知己,并最终在管仲的辅佐下,成就了大业。
齐恒公在治理朝政的时候,还是有独到的见解。在他认为,管仲乃是一个贤才,如果将他收入自己的麾下,以后定能使国家变得更好。

齐恒公之所以能够完成霸业,管仲可是他的大功臣。但是在管仲投靠齐恒公之前,管仲差点杀死了齐恒公。但是因为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是齐恒公的导师,向齐恒公举荐了管仲,因此成就了一段伟业。

管仲和鲍叔牙虽然是好朋友,但是他们两个却各为其主,分别辅佐齐国的公子纠和姜小白,姜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恒公。因为当时的君王突然暴毙,众位皇亲国戚商量先到大殿的公子就能继承王位,他们两队人马正好在路上遇到,管仲暗中像齐恒公射了一箭,不巧的是,那支箭刚好射在了齐恒公的令牌上面,鲍叔牙在身旁献计让齐恒公装死,管仲一行人见齐恒公死了便放松警惕,慢悠悠地往大殿前进,齐恒公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在前头到达了大殿内,登基为王,并下令让军队收服公子纠的势力。公子纠以谋反罪被斩杀,因为齐恒公念管仲有才能并在鲍叔牙的求情下,没有斩杀管仲,只是将他囚禁起来。

齐恒公刚刚坐上皇位,身后没有大的势力,身边也没有有力的亲信,很是发愁。鲍叔牙深知管仲十分有才能,并且明白许多治国之道,不忍心管仲就这样被埋没,就试着向齐恒公举荐他。齐恒公答应让他来试试,管仲十分感激齐恒公不计前嫌,为齐恒公出谋划策,快速的解决了齐国的内忧外患,齐恒公很是满意,于是封管仲为国相。


齐恒公重用管仲离不开鲍叔牙的推荐,当然,齐恒公本人也是十分大度,不计前嫌,善用人才,因此才成就了大业。

相关问答
夙无仇嫌是什么意思啊?
2个回答2023-08-08 09:36
原来、一向没有仇恨抱怨嫌弃
仇_的解释仇_的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11 09:25
仇_的词语解释是:仇人。 仇_的词语解释是:仇人。拼音是:chóuchóu。结构是:仇(左右结构)_(上下结构)。 仇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厅滑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毕和: 关于仇_的成语 切骨...
全文
仇富嫌贫
1个回答2024-01-23 01:22
其实这是一个人生活习惯所决定的,他喜欢抱怨,并不是他一出生便是这样,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受社会,家长,学校的影响,使其养成了爱抱怨,看啥都不顺眼的习惯…… 如果一个人能够有阿Q精神,我相信他肯定不会...
全文
冰释前嫌的释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2 21:10
冰释前嫌的释是释放,融化之意。 释的释义: 1、说明;解说。2、消除。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4、放下。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6、冰释前嫌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矛...
全文
关于冰释前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21:40
关于冰释前嫌的成语:握手言欢、重修盟好、言归于好、尽释前嫌、破镜重圆 冰释前嫌,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解除。 【注释】冰:冬天里结的冰;释:在此意思是释放,融化之意;前嫌:以前的过错,误会等。...
全文
梦见与朋友冰释前嫌
1个回答2024-01-22 12:35
1、梦见与朋友冰释前嫌的吉凶指数 三才甚佳胜,境遇安固,能得下属之助力,易成功发展,地位及财产安全,事事如意,名成利就,幸福长寿之兆。【...
全文
冰释前嫌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02:02
冰释前嫌: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怀疑,像冰一样完全融化、消失。 冰释前嫌由疑团冰释衍生而出。疑团冰释   1. 原谓冰溶化消失。后用以喻指涣散或离散。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
全文
关于冰释前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8:06
关于冰释前嫌的成语:握手言欢、重修盟好、言归于好、尽释前嫌、破镜重圆 冰释前嫌,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解除。 【注释】冰:冬天里结的冰;释:在此意思是释放,融化之意;前嫌:以前的过错,误会等。【意...
全文
冰释前嫌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2 02:59
冰释前嫌: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怀疑,像冰一样完全融化、消失。       冰释前嫌由疑团冰释衍生而出。疑团冰释   1. 原谓冰溶化消失。后用以喻指涣散或离散。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
全文
有关冰释前嫌的小故事大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21:10
冰释前嫌,故名思义就是产生了误会矛盾,这时需要有一方或宽容大度或大局为重,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比如廉颇蔺相如、张廷玉的六尺巷等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