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寻回赤子之心,探索潜能,活出新生的自我

2023-12-06 10:43

1个回答
对于《色戒》的结尾,电影和小说的表达是完全不同的。电影结尾,易先生动了真情。他坐在王佳芝睡过的床上,黑暗中,他若有所思,眼里含着泪光。

小说结尾,易先生是无情的。他回到家,心里想着如何吓唬易太太,都是她引狼入室。

相信多数人更喜欢李安的电影《色戒》,而不是张爱玲的小说《色戒》,而是同样的悲剧,观众在李安的镜头下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温情,读者在张爱玲的文字里感受到的是人性的苍凉。

张爱玲笔下的苍凉,源自她成长过程中缺爱的创伤。张爱玲自幼父母离异,父亲颓废,继母刻薄,母亲冷漠。幸好张爱玲拥有旷世的才华,在经济上独立。在世人的眼中,张爱玲是孤傲、冷漠的,有些不近人情。从心理学上讲,张爱玲心中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在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中作者施琪嘉写道:“一个人一生所受的种种困扰,大都源于幼年的创伤留下的阴影,他总是带着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生活。”

施琪嘉 是一名高校教授、医学博士,知名的心理学专家,做过神经科和精神科医生,主要从事精神分析和人格障碍治疗。她认为很多人的消极自我在童年就产生了,这种消极自我就是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健康的原生家庭,他的内在小孩就是健康快乐的;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特别糟糕,得不到父母的善待,他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阐述了爱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寻回赤子之心,探索未知的潜能,才会活出新的自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夸奖和道歉,父母的疏离、打压、嘲讽都会伤害孩子,在心里留下创伤。

缺乏陪伴

陪伴是有一个人在的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去形成思维模式,产生情感,获得安全感。当孩子感受到有人陪伴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宁静的,感情是丰富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模仿,父母要成为孩子好的模板,才能培养出充实、有趣的孩子。在母亲陪伴的过程中,孩子会将母亲作为一面镜子,从中看见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镜映过程。比如母亲对婴儿微笑,婴儿也会对母亲微笑。

陪伴孩子需要用心,也就是要与孩子互动,比如做游戏。这样就让孩子在互动中学会了共情,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陪伴没有用心,孩子的内心没有接受到情感,他就没有学会共情,长大后他就是一个空洞、无趣的人。

此外,缺少陪伴的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在父母离开时,会有被抛弃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被嫌弃的。即使成年后,他们也特别黏人,比如:不愿去外地读大学;还有的人就是特别“作”。

缺乏夸奖

孩子在五六岁之前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得到父母真心的夸奖,他就会觉得自己是足够好的,当他六七岁上学后,他才更有自信心面对周围的挫折。

有些父母认为夸奖会使孩子变得骄傲自满,其实,孩子在小时候是需要被鼓励和夸奖的。如果父母经常训斥、贬低孩子,很少夸奖孩子,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有两个极端:自卑和自大。

自卑的内在孩子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做得不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总之,没有自信心,在学校也可能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自大的内在小孩就是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最有能力的。这是因为过度的自卑,在他的内心幻化出一种“超能力”,弥补在现实中的受挫感。

自大的内在小孩喜欢求夸奖,说话总是要扯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话题上。这种自夸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他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夸自己上。

缺乏道歉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如果父母做错了事情,误会了孩子,就要学会向孩子真诚地道歉,敷衍的道歉,孩子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道歉意味着孩子得到了安抚、尊重,被公正地对待,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孩子也学会了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有些父母以为道歉就丧失了权威,错了也不向孩子道歉,结果是孩子会感到委屈,而且孩子也学会了拒不认错。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诉讼型人格障碍,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引起他的强烈不满,好像别人都欠他的。比如路怒症、得理不饶人。

心理大师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父母要尽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帮助孩子探索世界,这并不是溺爱,而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得到足够关爱的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感情深厚,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也更平淡、冷漠。

从小缺爱的孩子,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长大后有强烈的占有欲。比如:喜欢占有食物,喜欢美食;喜欢占有物品,喜欢买东西。

除了占有欲,缺爱还会使人产生嫉妒,有攻击性,严重的还有毁灭性。比如有的人喜欢出风头,喜欢抢好处,喜欢说别人坏话。

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都需要获得相应的爱,也就是恰当、稳定、持续的爱。

恰当的爱就是给予孩子的爱上孩子需要的,过多和过少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在成长的各阶段所需要的爱是不一样的,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母亲的喂养和爱抚,而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稳定的爱就是给予孩子的爱是孩子熟悉的,比如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语言、熟悉的食物、熟悉的环境。父母要经常出现在孩子面前,有固定的相处模式,经常变换环境,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持续的爱就是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一直爱他的,不能因为孩子成绩好就爱,成绩不好就不爱。

爱是抚慰心理创伤的良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鼓励、包容的环境,他就会成为一个温和、自信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说:“孩子会在父母注视自己的喜悦眼光中看到自己。”

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孩子就会在父母身上看到自身的价值。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消失,他总是躲在角落里看世界。只有让内在小孩与过去告别,才能让内在小孩和自我一起健康地成长,探索自己的潜能,整合出一个新的自我。

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认可,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这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而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最初的自我认同是性别上的男女的认同,然后在成长中受到父母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同自己,比如,男孩不许哭,女孩要贤惠。

多数人的自我认同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的,和同事、家人有关系。而 “大我”的自我认同 ,不是放在人际关系上,而是放在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上,向自己的内心探索,寻找内在的快乐。

要达到“大我”的自我认同,需要到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见识。

增长见识需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向良师益友学习。普通人不能天天去旅行,遇到的良师益友也有限,最简单的是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寻回 赤子 之心

生活中你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不爱斤斤计较,不会目中无人,经常做一些“不划算”的事情,他们为人友好、遇事沉稳,待人接物大方得体,让人如浴春风一样,这种人就是保有赤子之心的人。

一个人的赤子之心需要在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中滋养出来,如果成长环境不好就没有赤子之心。其中的原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产生了内在匮乏感,即使长大后生活富足了,这种内在匮乏感仍然存在。

比如小时候挨过饿的人,成年后生活富足了,但是,他们心中总有饥渴感,很喜欢吃。所以,要寻回赤子之心首先是满足内在的需求,消除内在匮乏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购物。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买买买,买回的东西可能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他们只是用钱来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望,确认自己的内在价值。不过,买东西只是暂时满足购买欲望,过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内在匮乏感。

除了买东西,人还可以通过探索自身的潜能来获得内心的满足。

探索未知的潜能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认为,人在成长阶段,会将注意力放在母子关系、伙伴关系、人际关系中,只有在35岁之后,才会向内自我探索,将注意力从人际关系转向对自然、对内在自身的渴求。

很多人安于现状,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恐惧和焦虑。其实,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也是不可限量的。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会产生精神上的乐趣,这种乐趣远胜于世俗生活中的一切物质上的乐趣。

科学家探索的是人类的科研工作,比如屠呦呦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普通人没有科学家那么伟大,但可以有自己的癖好,通过癖好去探索自己的内在感受。

“人无癖不可交”。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癖好,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兴趣,那么,他对任何事物和人也是没有深情的,所以“不可交”。

人的癖好多种多样,旅行、唱歌、打球都可以,即使是很小的癖好,也会在平淡的生活中给自己增添一份乐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当一个人有了癖好之后,就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无限的可能。

2018年诗词大会的总冠军雷海为,就是因为喜欢诗词的癖好,从一名快递小哥成为教研老师,从而改变了命运。

结语: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告诉我们: 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要发展成一个自信、健康的内在小孩,需要认同自己,寻回自己的赤子之心,向内探索自身的潜能。

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自身的内在价值,受伤的内在小孩得到了疗愈,同时告别了“我不行”“我不好”的内在小孩,从而活出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不管过去有没有得到过爱,自己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晚。
相关问答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寻回赤子之心,探索潜能,活出新生的自我
1个回答2024-02-12 21:31
对于《色戒》的结尾,电影和小说的表达是完全不同的。电影结尾,易先生动了真情。他坐在王佳芝睡过的床上,黑暗中,他若有所思,眼里含着泪光。 小说结尾,易先生是无情的。他回到家,心里想着如何吓唬易太太...
全文
探寻与探索的区别?
3个回答2023-01-03 15:31
这个区别嘛,也就是探寻和探索,其实都是没有区别的,相互他们都是目标都是一致,所以说称呼有些不一样,目标是一模一样。
寻求和探索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10-01 11:55
二者都有寻求之意,意思甚是相近。 但是,二者在用法和意义上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寻求偏重于对个人经验而言,常用于描述寻求个人经验不足的某事物的经验等;也只对于某种途径的寻求。如:暗中寻求,寻求门径。而探...
全文
寻找善于探索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5:18
正像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牛顿的时代那样,人们常把20世纪的上半叶看成是爱因斯坦的时代.因为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几乎整个20世纪物理学的创造历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
全文
王铭桓的潜意识疗愈到底有没有用啊?
2个回答2023-08-14 20:05
楼上的朋友,王铭桓老zd师潜意识疗愈的却只需要几个小时,我是经历过的。是老师把专我幼年的那些负面情绪清理走,彻底原谅了我的爸爸妈妈,我现在有能力为爸妈做事。心灵成属长我个人认为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希望我...
全文
疗愈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5-08 12:27
很遗憾,没有搜索到相近的词语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1个回答2024-02-08 08:24
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1个回答2024-03-04 12:58
  首先,第一个阶段是连接,连接内在小孩,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但是在某些忽视自己身心的个案身上,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点,个案自身可能怀疑内在小孩的存在,也就是说,不想看到那个曾经受伤的自己...
全文
想找个好的心灵疗愈师,大家说说,哪个好?
1个回答2023-08-23 07:26
反正我觉得我比较好
有什么好的心理疗愈的书?
1个回答2024-02-05 12:08
你好,其实有非常多的好的心理疗愈的书。我自从听了樊登读书以后,有很多心理类的书籍都是可以帮助你的。比如说非暴力沟通,高难度谈话,亲密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