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片是以汝城县金山村为题写作文

2023-12-07 17:44

写一片是以汝城县金山村为题写作文
1个回答
金山村里还有一座叶氏家庙“敦本堂”。颇为特别的是,“敦本堂”大门并不直接对外,而是有一朝门,朝门前为一大片空地,再前为池塘,大格局与卢氏家庙类似。
朝门内为一小院,祠堂门楼就在院内一角。这种布局显然也是有风水考虑的。看到一个解释,说朝门在大门的东北方,“先天八卦为震,震为木,木能化水生火,故此朝门起了通关暖身的作用,后天八卦东北为艮卦,五行为土有制水之功。”

“敦本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为三间三进二天井的结构,门楼没有卢氏家庙那种复杂的如意斗拱结构,但其鸿门梁三层镂雕双龙戏珠,云水纹环绕,层层相扣,十分罕见。
里边的布局与卢氏家庙类似,稍显破旧一些。中厅朝向第二进天井的木质隔板背面为一画屏,上绘海水之上二龙腾飞,彩绘的下方有32条“报条”,记载着叶氏子孙历代外出做官的姓名、官职等情况。看来,叶氏一脉出了不少做官的,祠堂里还有一块写着“乾隆壬寅科”的进士牌匾,在朝门及祠堂门楼上方悬挂了好几块匾额,写着“翰林院”、“大夫第”等,也都是这意思吧。
与卢氏家庙一样,后厅神龛也有五对隔扇,镂空雕刻,似乎更精美一些。

令人意外的是,“敦本堂”里还保存了大跃进时期的遗迹。这座祠堂在当时是金山第二生产队的队部,在墙壁上留下了不少人民公社时期特有的印记:“社员评比栏”、“四结合公布栏”等,详细记录了每个社员的工分、出勤、投肥情况;另一个“社员竞赛栏”大部分字迹已经脱落,只残存了几行字,其中有“服从组织领导听指挥,不讲怪话”,还有时间:1959年6月。
还有一幅“金山第二生产队基本情况”的表格,“男全力”、“女全力”、“男半力”、“女半力”,以及“水田”、“旱土”、“耕牛”、“猪”、“鸭”、“鹅”等,皆用图画表现;旁边一幅“固定资产图”也是图文并茂,“铁耙”、“木耙”、“粪桶”、“风车”、“喷雾剂”等,也都画成一幅幅小图,可爱得紧。

在其他地方,顶多还零星保存着一些大跃进或是文革时期的标语,像这里如此完好地保存了人民公社时期的记工分、大锅饭的情形,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了。
金山村还有别的祠堂,我们没去看。而在整个汝城县,说是有710多座古祠堂,不但是村村有祠堂,而且是姓姓有祠堂,就祠堂的“密度”而言,大概是全国之最了,徽州估计也比不上,确实堪称“古祠堂之乡”。
相关问答
汝南县教师出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24 09:40
应该没事,这几天好像在招教面试。
汝阳县历史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5 07:35
鬼谷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纵横家、军事家鼻祖。据记载,他曾经长期隐居并在仙逝后安葬在汝阳县云梦村,他在此收徒讲学,先后培育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尉僚子等著名历史人物。
汝阳县历史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6 07:51
鬼谷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纵横家、军事家鼻祖。据记载,他曾经长期隐居并在仙逝后安葬在汝阳县云梦村,他在此收徒讲学,先后培育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尉僚子等著名历史人物。
汝阳县城一个消逝的村子.高家场村里的那些人.老人篇
1个回答2023-11-21 14:15
      我记忆里年纪最大的人是我的三老爷(邦兴老爷?)。三老爷是个盲人,个子高高的。冬天经常穿着一件棉袍。每天半上午拖着一根棍子出来晒太阳。三老爷知道的故事很多,什么“三国”呀,“老包下陈州”,...
全文
汝南县官庄乡古代名人
1个回答2024-05-08 02:26
散文家桓宽 桓宽,西汉后期散文家。字次公,汝南(汉汝南郡)人,生卒年不详,西汉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著有《盐铁论》六十篇。昭帝元始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与会双方对...
全文
汝南县曾姓源于哪支?
1个回答2024-05-12 13:23
  曾,这个受人敬仰的姓氏,根据考证,是传自距今4180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追本溯源,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当然,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因为,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
全文
襄汾县县敬村村名来历
1个回答2024-04-12 06:04
襄汾县的村庄大多数以姓氏得名。 冠有姓氏的村子有: 丁村、柴村、解村、宋村、南村、刘村、毛村、敬村、范村、席村、扈村、段村、燕村、李村(襄陵镇)、齐村、薛村、景村、胡村、崔村、吉村、董村、申村、...
全文
代县的村名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20 12:09
鹿蹄涧村名的由来 在代县县城东北四十里的鹿蹄涧村,建有北宋杨家将祠堂“忠武祠”,祠堂大殿前有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称“鹿蹄石”。石高二尺许,状似山形,正面有石佛两尊,前立仙鹤一只,背面有一只梅花鹿...
全文
乐安县流坑古村的古村由来
1个回答2024-05-24 20:20
董氏尊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又认唐代宰相董晋是他们的先祖。宋代流坑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兴,成为江西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代,村中有识之士,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
全文
杞县各村村名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29 03:23
  1、邢口:此处距县城约12公里左右,传元朝时期,黄河经过此村西,村名为镇河集。后在明代有邢姓人家在此村摆渡为生,村名改为邢家渡口,简称邢口。后在清朝时期又改称为升平寨,但没多久又改回邢口。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