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治法

胃痞病 脾虚气滞怎么治
1个回答2023-11-27 13:03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望无胀大。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
胃痞相当于西医中的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
而脾虚气滞是所导致的胃痞病,常因素有脾胃虚弱,或病后中气不足,主要症见胃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排便困难,伴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白神疲等。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气,润肠通便
素有脾胃虚弱,或病后中气不足,以致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故见胃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气滞不畅,故排便困难;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故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为气虚之象。
关于用药,因未见病人,未曾诊断,所以不便告知!
胃病的治疗 治胃病有什么偏方吗?
1个回答2024-03-06 17:24
我也有胃病,那要靠养的,最好少吃多餐。别吃硬的饭或太冷的东西
给自家孩治疗脾胃
1个回答2024-03-24 01:46
孩子的情况看,认为是有脾胃虚弱,胃阴虚,阴虚火旺,会出现了经常的排便次数增多,晚上睡觉不踏实,盗汗,做梦多,脸色苍白等,对身体是有一定影响的。需要去医院中医科就诊,如果是有脾胃虚弱,阴虚火旺,需要用健脾养胃,滋阴降火的中药治疗,这样就可以好转的,避免影响身体健康,一般都可以控制疾病的。
治疗脾胃病,白术要与这些药一起用
1个回答2023-12-26 23:05

小 编 导 读

1.茯苓、白术

【功用】 二药相配,一温健一渗湿,脾得健运,水湿得除。主治脾虚不运,痰饮内停,水湿泛滥,而致头目眩晕,胸膈痞满,食欲不振,或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解析】 茯苓甘平,入心、肺、脾、肾经,甘味入脾,为健脾渗湿之良药,用于脾虚湿盛,痰饮内停,便溏腹泻,水肿,小便不利诸症;并能补脾养心,疗心悸、失眠等。然茯苓有赤白之分,皮神之异用也,白者偏于补中渗湿,赤者偏于清热利湿,皮者利水为优,神者益于安神,《得配本草》谓其:“性上行而下降,通心气以交肾,开腠理,益脾胃,除呕逆,止泄泻,消水肿,利小便,除心下结痛,烦满口干,去胞中积热,腰膝痹痛,及遗精淋浊,遗尿,带下,概可治之。”与白术相伍,属相使为用,《景岳全书》中称之为茯苓汤,治湿热泄泻,或饮食泄泻。若再伍桂枝、甘草则为《伤寒论》之苓桂术甘汤;若与附子、白芍、生姜相伍又成真武汤矣,故以二药配伍的主方颇多,但皆未离健脾渗湿之用。

【用量】 二者各10~15g。

2.白术、生内金

【功用】 二药伍用,一补一消,补消并施,健脾开胃。主治脾胃虚弱,纳呆食少,或纳后不化,脘腹胀满,倦怠乏力,或便溏泄泻等。

【解析】 二药相用,为相使之用。白术甘温,健脾燥湿,固表止汗,和中安胎;内金甘平,生发胃气,消食开胃,化石固摄。白术补脾健运为主,内金长于消导为辅,补中寓动,消中有补,令脾胃健运自如,生化无穷矣。施今墨先生临证习以焦白术与生内金相用。

【用量】 白术9~10g,生内金6~10g。

3.白术、枳实

【功用】 二药相用,一补一泻,一急一缓,补消并用,健脾强胃,消痞散结。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脘胀痞满,大便不爽等,以及肝脾肿大或中气不足而致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症。

【解析】 枳实辛苦微酸,性微寒,入脾、胃经。本品辛散苦降,善于破气滞,消积滞,除痞结,导痰饮,用于气机阻滞,脾失健运,痰湿为患所致疾病,药用有枳实、枳壳之分,壳者为橙之近成熟果壳,实者为未成熟果实,气味功用相同,但作用有缓急之差。《本草求真》云:“实小性酸,下气较壳最迅,故书载有推墙倒壁之功,不以枳壳体大气散,而仅为利肺开胸宽肠之味耳。是以气在胸中,则用枳壳;气在胸下,则用枳实;气滞则用枳壳,气坚则用枳实。”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能兴奋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节律增加,并能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肌张力增强,故对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治疗颇佳。其与白术相伍,属相使为用,补中寓通,柔中有刚,相反相成也。最早应用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枳术汤,治水饮停滞于胃,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者。后世张元素制枳术丸,治胃虚湿热,饮食壅滞,心下痞闷等症。其制丸剂时白术用量为枳实一倍,意在以补脾为主,枳实为辅;若用量反之则以消导破积为主,健脾扶正为辅也,可依证虚实多少而配用。施今墨先生临证二者皆以炒用。

【用量】 白术10~15g,枳实5~10g。

4.白术、半夏

【功用】 二药相配,甘苦为用,健脾燥湿,降逆止呕,脾胃并治。主治脾胃虚弱,湿浊中阳,恶心呕吐,纳食不振,舌苔白腻等症。

【解析】 二药相用,属相使之用,共奏健脾和胃,除湿止呕之功。《得配本草》云:“白术得半夏,止吐。”《金幼心鉴》温白丸,治脾虚,米谷不化,呕恶,不进饮食,小儿久泄,即以炒白术、半夏曲、丁香为丸,姜汁糊丸。《诚书》枳实丸,以二药与枳实、楂肉、姜黄、神曲、麦芽、陈皮、木香为伍,治小儿脾虚食积。

【用量】 白术6~10g,半夏5~10g。

5.白术、桂枝、生姜

【功用】 三药相伍,辛甘温健脾阳,除湿蠲饮。主要用于痰饮内聚,胸膈痞闷,心悸呃逆,纳呆便溏,苔白等症,或脾胃虚寒所致胃肠溃疡等。

【解析】 三药辛甘化阳,苦温健脾燥湿,利水蠲饮,属相使之用。《局方》倍术丸,治五饮酒癖,即以三药为用。名医李振华先生制理脾愈疡汤,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即取三者与党参、茯苓、白芍、砂仁、厚朴、甘松、元胡、乌贼骨、大枣、甘草、刘寄奴为伍。

【用量】 白术6~10g,桂枝5~9g,生姜10~20g。

6.白术、陈皮

【功用】 二药相伍,健脾燥湿,理气和胃,化痰止呕。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脾肺两虚,痰多食少,胸脘胀满等,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

【解析】 二药相用,属相使之用,务在健脾除湿,行气和胃。宋·王贶《全生指迷方》宽中丸,即二药成方,治脾虚寒客,脘腹胀满。《小儿药证直诀》五味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医学正传》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景岳全书》痛泻要方(白术、陈皮、芍药、防风)等诸方用二药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其应用不胜枚举。名医王伯岳先生益气定喘汤治肺虚哮喘,痰多气短,畏风自汗,苔薄白,脉虚大等症,亦用二药与参、芪、茯苓、紫菀、白果、甘草为伍(《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用量】 白术6~10g,陈皮6~10g。

7.白术、黄连

【功用】 二药相伍,寒温并用,健脾除湿,苦寒泻火。用于湿热内扰,脾胃不和,胃中嘈杂,反酸食少,如慢性胃炎等。

【解析】 黄连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其用有三,一是清泄心、胃、肝、胆经之热毒,治高热、神昏,烦躁不寐,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等症;二是治湿热下痢、黄疸、湿疹等症;三是治热毒疮疡,疔疽痈疖等症。临床一般生用,生用清泻心、大肠之火,姜汁炒制泻胃火,吴茱萸炒清肝胆实火,酒炒清上焦之火。其与白术为伍,属相使之用,共奏清热燥湿,除湿热之功,故《得配本草》云:“白术佐川连去湿火。”《景岳全书》有术连丸,即二药以神曲糊丸,治嘈杂。《医学入门万病衡要》中以两药加橘红,称三圣丸,亦治嘈杂。

【用量】 白术6~10g,黄连3~8g。

所谓“用药如用兵”,不同药物配伍可产生不同的作用,若用得好,效果甚佳。

今言药对应用者,当首推施今墨先生,其临床治病,方药施用,每善于对药。

除了对药经验,施今墨先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临证经验,想一次看过瘾吗?

施今墨先生医学经验首次集结出版!

脾中医说脾胃不和和脾胃虚弱有什么不同?一种病吗?
2个回答2022-05-17 17:31
非同一种病。

脾胃不和,当指脾强胃弱,或胃强脾弱,孰虚即当补。

脾胃虚弱,一般指脾气虚,运化不及,固摄失常。可见食后腹胀,打嗝,食欲不振,体倦乏力。
百病脾胃生:就是说很多因为脾胃不好所导致的,所以保护好脾胃,养好脾胃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啊。
2个回答2023-08-18 23:10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肾精一把火 脾胃一口锅。
脾胃也是人体的中焦,起到枢纽作用!
观察脾胃好不好可以通过舌象做基础判定
舌两侧有齿痕,脾虚。舌苔白腻 舌体胖大 湿气重 主要为脾湿
舌色青紫,设变紫暗 舌苔薄白润滑 一般为浅表性胃炎 胃有淤血
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吧 总之健脾胃 从不久坐 增加运动 不油腻 按时饮食,最好遵循膳食宝塔摄入!
脾胃问题这么治
1个回答2023-02-24 00:41
病情分析:您好:慢性胃炎病史多年,都是需要常规胃镜检查的,有必要的做胃粘膜病理,排除恶变的可能。指导意见:你的情况可能是肝胆的火盛,脾胃湿热,可能是老年人还伴有肾阴亏虚的情况。个人觉得是这样的!如果辨证准确的话,服用附子理中丸是不对症的!可以用祛湿清热,降火疏理肝胆气机的!同时可以配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个人建议,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不管我说的对不对,麻烦你病情好转的时候给我回个信,我也学习学习祝你早日康复!
养好脾胃不生病
1个回答2023-02-01 18:45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孩子脾胃不好,发育肯定缓慢,你的心情能理解。但是着急不行,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其中原因,针对性的解决,才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起作用。
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及早找出孩子脾胃不好的原因,早日解决。
宝宝脾胃虚弱,经常生病
1个回答2024-02-20 15:10
指导意见:这位家长你好:根据你宝宝脾胃虚的情况,是由于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损伤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故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等可服健脾胃口服液,。这位家长你最好去医院小儿内科看医生做一个身体的全面检查并检查微量元素是否缺锌,
怎么治疗胃病?
1个回答2022-12-05 10:56
治疗胃病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调养,平时可以吃点思密达、奥美拉唑肠溶片等抗炎,保护胃粘膜的西药或者是吃点越鞠保和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健脾益气的中成药,平时饮食要清淡,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多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