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做一个“从‘面食节’看山西面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2023-12-08 07:06

1个回答
民以食为天,作为面食的故乡——山西,很久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倍受赞誉,有句话说的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从有史料记载的东汉算起,经过1000余年的发展,山西面食在制作上逐渐形成了擀、抻、揪、切、压、拨、煮、蒸、炒、炸等多种方法。山西面食素有“一面百样吃”之誉,做法、吃法多样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拉面、削面、刀拨面、转面、漏面、猫耳朵、剔尖、流尖、擦蝌蚪、抿曲、揪片、搓鱼等近百种花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声誉传遍海内外。 在2003年山西太原举办的首届国际面食节上,参会者络绎不绝,各种风格、流派的面食绝活得以展示,特别是拉面表演的师傅把一团普通的面团拉到细如发丝,可穿针引线,叫人赞不绝口。 2003年是龙城太原建城2500周年,作为庆典活动之一的“2003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成为各种庆典活动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内餐饮会展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04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将是继此之后的又一次国际性的面食产业展览交易的盛会。本届面食节将在第一届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以面食节为契机,以特色餐饮为龙头,以特色旅游和文化体验为活动附属内容,全面展示当代山西面食文化的精髓、海内外特色面食风味,加强餐饮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结互动,搭建面食产业链、面食旅游链、面食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各地企业的横向联系,扩大与世界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中国乃至世界面食发展态势,提高中华面食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营造特色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促进山西面食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就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数十种的面食,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舞弄得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 在全国各地或国外,常会看到或听到有以山西面食为主的面食节,每到一处,都会有参观者啧啧称道。山西面食作为一种文化在世界上得以传承和延伸。
相关问答
小学生关于浪费粮食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1-08 12:42
经过一系列调查,我发现学校食堂浪费严重。经过几天来的寻访,受访的50人中,70%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完。更离谱的是,有些同学仅仅吃了几口就把饭菜倒掉了。当我们询问其原因时,有些同学就说,“没胃口,吃...
全文
研究报告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0:19
有两种方法:一,1,问题的提出;2,调查;3,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4,结论。二,1,心里的疑问;2,调查记录;3,结论。
有关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1-28 20:07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中的瑰宝。我们决定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历史事件,培养学习成语的兴趣,加深对成语的了解。二...
全文
求小学生写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12 21:01
关于行人过马路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有车祸发生,于是,我就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自己观察记录。 三、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 通过我...
全文
关于《我家的变化》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16 22:41
前我的家的面积只有现在的一半,有一个客厅、一个卧室,我就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婴幼儿时期,我对那时的记忆是朦胧的、模糊的,听妈妈讲那时家里只有一个小彩电、小冰箱、半自动洗衣机、布艺沙发,烧的是蜂窝煤……那是...
全文
关于小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26 07:24
我喜欢吃芒果、柠檬、蓝莓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2-27 09:06
自己去写,这要自己完成的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简单的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2-11-21 03:47
自己写,被贪图省事儿
五年级研究报告表格
1个回答2024-03-16 16:52
一.问题的提出:我姓张,名智利。我们班有许多姓张的同学,自从陈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深不可测的文化,古代也有许多人对姓氏很有研究,便撰写了《百家姓》这本书。于是,我对张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
全文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1个回答2024-03-07 13:32
破釜沉舟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背水一战 韩信的故事。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的故事。奋斗 退避三舍 晋文公重耳的故事。重诺 高山流水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友谊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