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阅读答案

腊八粥的故事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6 07:38
《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求沈从文的《腊八粥》原文及阅读题和答案,谢谢!
1个回答2022-07-01 19:16
祥写等粥有啥好处?
《两袖清风》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11-03 16:50
于谦进京只带两袖清风
清代名人轶事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5-10 17:55
释:放下

诣:招呼

咨:询问



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在纸上详细的记下来,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



表现了顾炎武勤奋、好学、刻苦的特点。
清晨解梦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0 23:23
做梦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要是不是白天想太多,就是您的睡眠不是很好,注意休息,就会改善,有信仰是可以的,别迷信就可以了
跪求《腊八粥》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8-08 03:46
题太麻烦了,还不给分。。。。。
腊八粥的故事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08-26 08:34
《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林清玄的雪的面目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0 02:21
1.第①一⑦段写儿童对“雪”的猜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儿童什么心理思维?
2.从“雪”的故事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用原句回答)
3.找出文中具有过渡作用的段落。
4.“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5.心态有什么特点?
6.第⑩段列举的这些现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怎样的不良心态?此处起何作用?
7.末尾说“就像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8.由雪联想到人的心态,给人启迪。你还能由雪联想到什么?请列举2—3例。(点拨思路:从雪的内涵本质中去挖掘,不要表面化)
答案
1.比喻;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
2.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
3.第⑩段
4.任何真知必须来自实践,只有亲自经历,才是真实的获得
5.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
6.有人的背信弃义、表面真诚、内心虚伪的心态。这里是与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相比,突出人的心态的难测
7.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内心要如亲自去看雪才知真情那样去用心探察,实际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了解人的真正内心,并不在于言语的多少
8.例:从雪的纯洁、飘飘洒洒联想到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他(她)总是洒脱,坦荡的。又例:从细小的雪花凝聚一起,可以装扮整个美丽大地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美丽的世界。(答案可灵活)
好不容易才打起来的
一点要加分啊!!!
林清玄的雪的面目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6 19:47
1.第①一⑦段写儿童对“雪”的猜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儿童什么心理思维?



2.从“雪”的故事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用原句回答)



3.找出文中具有过渡作用的段落。



4.“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5.心态有什么特点?



6.第⑩段列举的这些现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怎样的不良心态?此处起何作用?



7.末尾说“就像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8.由雪联想到人的心态,给人启迪。你还能由雪联想到什么?请列举2—3例。(点拨思路:从雪的内涵本质中去挖掘,不要表面化)

答案



1.比喻;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

2.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

3.第⑩段

4.任何真知必须来自实践,只有亲自经历,才是真实的获得

5.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

6.有人的背信弃义、表面真诚、内心虚伪的心态。这里是与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相比,突出人的心态的难测

7.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内心要如亲自去看雪才知真情那样去用心探察,实际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了解人的真正内心,并不在于言语的多少

8.例:从雪的纯洁、飘飘洒洒联想到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他(她)总是洒脱,坦荡的。又例:从细小的雪花凝聚一起,可以装扮整个美丽大地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美丽的世界。(答案可灵活)



好不容易才打起来的 一点要加分啊!!!
清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16:19
①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新奇的食物,却往往忘记了食物的本源。煮一锅清粥,启示我们要学会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有粥可食的人生;②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压力,总是容易出现各种亚健康状态,煮一锅清粥,启示我们要在生活中懂得养生,学会养生;③生活中,我们总是过多地执着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却忘记了精神的回归,煮一锅清粥,启示我们要追求简单的生活,追求灵魂的美好,不去追求过多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