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选自哪里

2023-12-10 03:04

1个回答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原文
管仲、隰(xí)朋(1)从于桓(huan)公而伐(2)孤竹(3),春往(4)冬反(5),迷惑(6)失道(7).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8)老马而随(9)之,遂(10)得(11)道.
行(12)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13)山之阳(14),夏居山之阴(15),蚁壤一寸而仞有水(16).”乃掘(17)地,遂得(18)水.以(19)管仲之圣(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21)师(22)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23)之智,不亦过(24)乎?
译文
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狗离家很远都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应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对齐桓公说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南面),夏天住在阴凉的地方(北面).地上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而今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
相关问答
老马识途选自
1个回答2023-12-09 00:20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释义“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
全文
《老马识途》选自哪本书?
2个回答2022-09-22 02:59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老马识途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7:18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
全文
老马识途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2:39
秦国。 老马识途的传说,是由秦皇岛卢龙县申报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我国成语典故的宝库里,“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卢龙。 卢龙近年来编辑出版的有关老马识途记载的刊物有《孤竹风...
全文
老什么识途?
1个回答2024-02-01 22:49
从你的描述上看,这个成语为: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成语)   老马识途,汉语成语,拼音是lǎo mǎ shí tú,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全文
老什么老什么识途成语
1个回答2024-02-14 21:55
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
老马识途的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2-09 11:19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
全文
老马识途剧本?
1个回答2024-02-14 19:57
故事出处:管仲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 故事编写:小明和小红骑马在草原上玩耍,因为玩得...
全文
1 老马识途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10:11
古代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乐...
全文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19 13:36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