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姓的来源

2023-12-11 08:20

真的是来自云南大理吗?
4个回答
段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政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大儿子庄公的时候难产,生二儿子叔段的时候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让段叔继承王位,郑武公没有答应。庄公当了郑国国君后武姜又请求把制作为段叔的封地,庄公不答应,而把京城封给了段叔,段叔与姜氏勾结,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准备袭击庄公,庄公知道后立即派兵讨伐段叔。段叔大败,逃到共,称为共段叔。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有的姓共叔,还有的以共作为姓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
2 、出自复姓段干木的后代。战国时期有复姓段干木,原是晋国人,后到魏国,他的后代有以单姓段为姓氏的。这就是山西段氏。
3、 出自辽西鲜卑族后裔。西晋时有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目尘,被封为辽西公。他的领地有三万家,分布在辽宁西部。后来与汉人杂居后多以段作为姓氏。是为辽西段姓。
4 、云南蛮段氏。魏末短延末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到朝廷作官后被拜为云南刺史,后传下这支段姓。
段姓分布
段氏的发源地主要有:一是河南北部共叔段的一支;二是出自段干邑的段干木的一支,段干邑现已不可查;三是出自辽宁西部的鲜卑部落。大体上来说,在姓氏的发展史上段姓应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族,源于北方,大举发展于北方,尤其是陕西、甘肃两省最旺盛。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汉文帝时有段印任北地都督,其子孙始居武威(今甘肃境内),传至十七世孙段荣,北魏时任定州、秦州刺史。短荣的八世孙段楹任大理司直。其后代世代为官,在汉至隋唐时,陕西、河南、河北、云南都有了段氏的子孙。从整体上看,段氏的分布主要在北方。
郡望堂号
郡望:
1、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三国魏将辖区改称京兆郡。
2 、武威郡:汉间在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此支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段贞。
3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西晋移至池阳。
堂号:
1 、君轼堂:战国时期魏国的段干木不肯作官,魏文王却认为他很能干,于是亲自登门拜访,段木干跳墙躲了起来,不肯与之相见。文侯依然很尊敬他,每次从他的门前经过时都要站在车的横木上肃立,并说:“段干木是贤人,我能不轼吗?”
2 、段氏还有以武威、京兆为堂号的。
段姓家谱
全国:段氏宗谱卷、段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山西:洪洞晋洪洞冯张村段氏家谱一卷
江苏:丰县段氏族谱四卷、金坛段氏家乘十卷首一卷、句容句曲段氏重修宗谱八卷
浙江:常山段氏宗谱不分卷
安徽:寿县段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福建:建阳兴田段氏族谱二十一卷
江西:萍乡萍西段氏族谱卷、波阳段氏宗谱十卷
湖北:新洲段氏宗谱四卷首五卷、利川厚坝段氏族谱四卷
湖南:凝益段氏五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湘潭城北段氏宗谱不分
卷、邵阳段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二卷
四川:江北段氏宗谱十九卷、内江段氏家乘四卷、内江段氏家乘二卷
历史名人
段思平:五代时南方大理第一世王,他出自白蛮大姓,原通海节度使,世为南昭贵族。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国。
段志玄:唐朝齐州临淄人,少年为无赖,屡屡犯法,隋末客居太原,为李世民所赏识,随从李渊父子起兵。潼关之战中击退屈突通,后从李世民讨王世充。世民即位,封樊国公,后改褒国公。
段业:京兆人,十六国时期凉州地区政权首领。曾出任后凉建康太守,公元397年脱离后凉。推他为凉州牧。三年后改为凉王。
段文昌:唐朝著名宰相。
段干木:战国初魏国人,姓段干,名木。求学于子夏,受魏成子推荐,受到过魏文侯的礼敬。魏文侯相当崇敬他。
段规:先秦时期曾以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相。
段安节:唐齐州临淄人。成式子。自幼喜欢音乐,能唱歌,对音律也颇有研究。著有《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以后的乐部、乐器、节目、演员等。
  段姓,大理国国姓,先祖出自周王族支系,源于姬姓郑氏。
  姓氏起源:
  1、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属黄帝的后代。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厉王死于囚所。据《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省华县)。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郑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助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朝司徒,并把郑室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因难产,姜氏受了惊吓,对他一直不喜欢。姜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段”,人们称他“叔段”。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并于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以后,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共叔段的后代子孙将“段”作为自己的姓氏,这表明了他的后代子孙对共叔段的爱戴与尊重。
  2、来自段匹磾,根源于鲜卑族后裔。段匹磾,辽西石城人。据《辞海》载,西晋时,鲜卑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勿尘,在归顺朝廷后被封为辽西公。他的领地内原有三万家,分布在今辽宁西部。但后味他的领地被十六国之后赵皇帝石虎于太宁元年(349年)占领,其属民逃到中原各地,与汉人杂居,并逐渐与汉人融合,在生活习惯上也没有两样。又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一书载,段务勿尘本鲜卑人檀石槐之后,其属民在与汉人融合之后,其东晋怀帝时的左贤王兼幽州刺史,段匹磾,作为段务勿尘之后人,即将这“段”作为这些属民统一的姓氏,使之成为段姓族人重要的一支。是为辽西段姓。
  3、云南白族(还有哈尼族),根源于段思平。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 (737—1053年)。白蛮就是白族,段姓一直是白族的大姓之一。特别是大理王朝被蒙古人忽必烈灭亡之后,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带,多为段姓。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本出武威。”这就是云南段氏的来历。始祖段延是出自武威的地道的汉人,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如此看来,云南段氏同河南段氏本是同根生,云南段氏被世人视为白族(还有的是哈尼族)。清人冯苏在《滇考·段氏大理始末》一数千字的长文中说:“段氏之先为武威郡人。唐天宝末,段俭魏佐南诏王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六传生思平。”
▲一;姓氏源流
1 。是春秋时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生二儿子叔段时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武公废长立幼,郑武公没有答应。庄公当了郑国国君后武姜又请求把制作为段叔的封地,庄公不答应,而把京城封给了段叔,段叔与姜氏勾结,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准备袭击庄公。庄公获悉后派兵讨伐。段叔大败,逃到共,称为共段叔。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有的姓共叔,还有的以共为姓氏。这就是河南段氏的由来。
2 。战国时有复姓段干木,原是晋国人,后到魏国,后代有以单姓段为姓氏的。这为山西段氏的由来。
3 。西晋时有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目尘,被封为辽西公。其领地有三万家,分布在辽宁西部。后来与汉人杂居后多以段作为姓氏。是为辽西段姓。
4 。魏末短延末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到朝廷作官后被拜为云南刺史,后传下这支段姓。
▲二 迁徙分布
;大体上来说,在姓氏的发展史上段姓应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族,源于北方,发展于北方,尤其是陕西、甘肃两省最旺盛。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汉文帝时有段印任北地都督,其子孙始居武威(今甘肃境内),传至十七世孙段荣,北魏时任定州、秦州刺史。其八世孙段楹任大理司直,世代为官。在汉至隋唐时,陕西、河南、河北、云南都有了段氏的子孙。
▲三;郡望堂号
【郡望】:1;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三国魏将辖区改称京兆郡。
;武威郡:汉间在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此支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段贞。
;扶风郡:汉武帝太敬他,每次从他的门前经过时都要站在车的横木上肃立,并说:“段干木是贤人,我能不轼吗?”
;段氏还有以武威、京兆为堂号的。
▲四;历史名人
;段思平:五代时南方大理第一世王,他出自白蛮大姓,原通海节度使,世为南昭贵族。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国。
;段志玄:唐朝齐州临淄人,少年为无赖,屡屡犯法,隋末客居太原,为李世民所赏识,随从李渊父子起兵。潼关之战中击退屈突通,后从李世民讨王世充。世民即位,封樊国公,后改褒国公。
;段业:京兆人,十六国时期凉州地区政权首领。曾出任后凉建康太守,公元397年脱离后凉。推他为凉州牧。三年后改为凉王。
;段文昌:唐朝著名宰相。
;段干木:战国初魏国人,姓段干,名木。求学于子夏,受魏成子推荐,受到过魏文侯的礼敬。魏文侯相当崇敬他。
;段规:先秦时期曾以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相。
;段安节:唐齐州临淄人。成式子。自幼喜欢音乐,能唱歌,对音律也颇有研究。著有《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以后的乐部、乐器、节目、演员等。
▲大理段氏简历:
段姓在云南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最早的时候就是汉代,以后他们自称是共叔段的后裔。到云南以后,就发展起来了,后来发展到段思平这个时候,就在通海他当上了节度使,通海节度使,后来根据历史的发展,他后来就开创了大理国。就变成了大理国的国王。一直到段兴智结束,大概有200多年的时间。在云南曲靖中学存有“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碑文用汉字书写,记载了大理国明政三年,滇西白族的地方政权和滇东北的彝族37部落,在打败了几个部落头领之后,回到石城会盟的故事。元世祖忽必烈来云南征服大理以后,就接管了大理国,大理国的国王这一支段氏家族就变成了总管。大理总管这一代逐步到了元代的末期,大理总管段姓的这一家族就分成了几个支系,一个支系就到了陕西的雁门关,一个支系到了腾冲、保山一带。一个支系到了临安,就是现在的建水、红河这一带。还有一个支系到云龙,另外一个支系就到了剑川。在古代的段姓人物中,值得称道的是为民族团结作出突出贡献的段会宗。段会宗在西汉(公元前33年),任西域都护,在西域各民族中有很高威信。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段氏为云南大理、剑川世居白族,在云南白族中有许多人姓段,因段氏祖先做过大理国王,而且其中有九位国王以帝为僧,流传下来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段氏因此声名显赫。
段姓是大陆的第八十七大姓,但是在台湾,段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两支来源:一,春秋初期诸侯国郑国国君郑庄公的弟弟叫“段”,史称“共叔段”。段被封于“京”这个地方,后来与其母亲密谋推翻郑庄公,事败在共城自杀,他的子孙留在共城,以“段”为姓。因此,这支段姓起源于郑国王族之姓,姬姓。二,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李聃)有一个儿子叫宗,任魏国将领,因功被封于段干,此后其子孙便以封邑名“段干”为姓。后来,魏国的段干木西迁入关,把“段干”的“干”字去掉,改姓为段,因此,这支段姓起源于段干姓。汉魏时期,少数民族鲜卑族部落首领段务目尘,段匹殚归顺朝廷,被委以重任,世袭“辽西公”之职。史称这支段姓为“辽西段氏”。西晋时,这支段姓迁入中原,逐渐于汉族融合。此外,唐宋时期,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族出身的段世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子孙统治大理长达三百十七年,直至被成吉思汗攻灭。因此,段姓成为白族的大姓之一。段姓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京兆,天水,武威,辽西四大郡望。
相关问答
段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3-13 01:44
  段姓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政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大儿子庄公的时候难产,生二儿子叔段的时候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郑武...
全文
段姓的来源?
1个回答2022-12-19 09:57
源自共叔段、来自段匹磾、源于段思平。 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属黄帝的后代。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 来自段匹磾:根源于鲜卑族后裔。
段姓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3-15 01:58
段姓的来源(1)出自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春秋时,郑国武公的小儿子叫共叔段,其支孙以王父的名“段”为氏。(2)又段氏有出辽西者,本鲜卑檀石槐之后,晋将段匹磾是...
全文
段姓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5-09 13:50
段姓的来源 1、源自共叔段 段姓最主要的得姓始祖就是共叔段,在周宣王在位时期,将弟弟姬友受封于郑邑,而郑王室就是共叔段的祖先,共叔段的父亲就是郑武公,当时郑武公和武姜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段”...
全文
秦姓的来源句段?
1个回答2024-02-04 12:54
据史籍《群辅录》记载:“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虚,曾并为雷泽之游一。”在史籍《大姓源流》等史籍中也记载:“舜七友有秦不虚,后人沿续姓秦。”
段姓是怎么起源的
2个回答2023-12-12 10:23
段姓,大理国国姓,先祖出自姬姓周王族支系,源于姬姓郑氏。段字的本义是锤击、锤炼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 对段字所作的解释是:“段,椎物也。”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讲得更加明白具体,他说:“金文段,...
全文
段姓的来源结论该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5-10 04:37
段姓 - 姓氏源流 段(Duàn)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以王父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史记·郑世家》等资料所载,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生...
全文
姓氏中段氏的起源?段氏多姓的家族在哪?
1个回答2024-03-15 12:12
姓氏:段 祖宗:共叔段 分类:以人为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政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大儿子庄公的时候难产,生二儿子叔段的时候却很顺利,因...
全文
百家姓段氏源自哪地区?
1个回答2024-05-05 10:00
段姓来源:(1)出自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春秋时,郑国武公的小儿子叫共叔段,其支孙以王父的名“段”为氏。(2)又段氏有出辽西者,本鲜卑檀石槐之后,晋将段匹磾是...
全文
请问容姓氏的起源及发源地是哪里,本人姓容?
1个回答2024-04-01 11:53
你好-v-容姓的来源有五: 1、来源于舜的后裔,出自虞姓。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2、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