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戏曲知识

2023-12-11 19:50

1个回答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下面是关于粤剧的小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一、历史起源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及至乾隆年间,本地班艺人在佛山镇大基尾建立了同业组织琼花会馆。乾隆至道光年间,来自外省的成百个外江戏班入粤,并在广州成立粤省外江梨园会馆。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声腔和表演的艺术养料,逐渐形成演唱梆子腔为主的演出风格。咸丰四年(1854),本地班艺人李文茂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起义反清,清政府严禁本地班演出,艺人只得转投外江班或冒称京戏登场。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兴起,于光绪十五年(1889)在广州成立八和会馆。本地班在这时又吸收了二簧声腔,能以梆子、二簧腔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阳腔、昆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众多剧目。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武打技艺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独创的《六国大封相》时,登场百余人,花团锦簇,土音啁杂,与其他剧种迥异。早期的粤剧戏班,乘坐专门租用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往返于各埠演出,故又称粤剧艺人为“红船弟子”。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此后出现流动于大中城市之间的省港大班。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编撰剧本为业的开戏师爷,他们新编的剧目多为华丽奇巧的生旦戏。而演出于粤西地区的下四府班,仍擅长表演武生、小武担纲的正本戏,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过埠的州府班,这时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国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后,一些粤剧艺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参加了孙中山倡建的同盟会的活动。社会上有人组织志士班,通过推行粤剧改良的活动,借以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之后受到粤剧改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需以变革求新的精神与方兴未艾的电影进行竞争,粤剧综合艺术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剧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题材,新编剧数以千计。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阳腔、昆腔等声腔已大异于原本的腔调,梆子、二簧腔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能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去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为台柱的表演体制,在生、旦、丑行产生了多种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3] ,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二、表演艺术

  1.唱念做打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2.唱腔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

  创出粤剧独特唱腔“马腔”的马师曾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将戏棚官话改为白话,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

  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红线女的.“红腔”、新马师曾-清越绵长的“新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

  3.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演绎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

  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对象、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例如武行的跳大架(南派)、马荡子、起霸(北派)和各种拳剑刀枪等。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云手)、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撮步(错步)、俏步、云步、小跳、踢腿、踢甲(踢袍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其中须功是武生行当的一项专科,早期的须功表演样式繁多,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挣、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来表达悠闲、高兴、深思、意外、惊讶、震怒等表情。

  三、行当分类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 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

  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四、表演场所

  在粤剧的历史里,粤剧的演出地点就像其它中国戏曲不断演变。粤剧的表演场所一般分为临时搭建的戏棚及永久性的戏台。明朝时期,人民生活富裕,大户人家会自设戏台,招聘私人戏班,而佛山祖庙前户外的华封戏台则是一个招待平民百姓的固定戏台。 到了20世纪初(民国初期)粤剧表演走进了戏院。随着设施不断完善,让观众更舒适地欣赏粤剧演出。以往广州、佛山、香港有很多著名戏院,而香港则有太平戏院、高升戏院、中央戏院、普庆戏院、利舞台,它们都见证了香港粤剧的黄金岁月。

  在二次大战后,游乐场开始进入香港市民的生活中,一些著名的游乐场如启德游乐场和荔园游乐场也成了粤剧的表演场地。当利舞台在1991年被拆卸重建成利舞台广场后,新光戏院便成了香港粤剧的重镇。随着粤剧在香港式微,粤剧剧团主要在新光戏院、葵青剧院及高山剧场等地演出。

相关问答
粤语知识!!!!
1个回答2024-02-20 22:27
哥士的是英文(Caustic Soda)的香港音译,正式名称是氢氧化钠 (Sodium Hydroxide),有腐蚀性,属强碱性。 士巴拿是香港对扳手的音译,是一种工具,用以转动螺栓、...
全文
各种常见动物的粤语叫法,你们又认识多少?
1个回答2024-03-11 11:36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深居俯夹城,春...
全文
我是说粤语的,刚认识个女生也是说粤语的,但是好奇怪,她每次和是说话都用普通话,不知道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03:12
有可能是她粤语不是很好,会导致交流不方便,也有可能是她不知道你也会粤语,所以就这样了。
粤语古仔,广州人识嘅。
1个回答2024-02-12 10:49
梁锦辉的讲的金庸copy古仔,删节太多太多了。单就你问的神雕侠侣,中间其他小剧情删了不说,最无法忍受的是把第四本书里面的剧情全部删了,没有了郭襄,没有了神雕侠,还谈什么《神雕侠侣》呢。非常可惜,也没听...
全文
董洁和潘粤明是怎么认识的
4个回答2022-06-15 22:35
一起合拍央视大戏认识的
董洁和潘粤明怎么认识的
5个回答2022-09-11 14:56
他们是2005年拍红衣坊的时候认识的 那时候他们是男女主角 不过也有消息说他们以前就见过面的 不过他们的感情是拍红衣坊的时候开始的
最幸运是认识你粤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3-02-20 17:25
最好彩(幸运)嘅系识到你
潘粤明和董洁怎么认识的
2个回答2023-05-30 02:40
潘粤明和董洁怎么认识的?他们怎么认识的?明星和明星肯定都有关联的呀
粤语古仔,广州人识嘅。
1个回答2022-05-10 05:25
梁锦辉的讲的金庸古仔,删节太多太多了。单就你问的神雕侠侣,中间其他小剧情删了不说,最无法忍受的是把第四本书里面的剧情全部删了,没有了郭襄,没有了神雕侠,还谈什么《神雕侠侣》呢。非常可惜,也没听他重新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