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曰:"何不炳烛乎"意思

2023-12-11 23:24

1个回答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

1.币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2.于:向。

3.欲:想。

4.暮:晚,迟。

5.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有无蜡烛,尚有争论,但本文中应理解为照明工具,当时称烛,即是火炬。

6.安:怎么。

7.戏:戏弄。

8.盲臣:我,师旷双目失明所以故称盲臣。

9.何不:为什么不。何,为什么。

10.炳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

11.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2.哉:象声词。

13.好:善于。

14.善:好。

15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之君。

16闻:听说。


【翻译】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正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晋平公感叹:“说得好啊!”


【作者简介】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毂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文章启示】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并要对学习抱有热爱之心,就一定能成功。年纪的高低与成功是无关的。所以才有了这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品鉴赏】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象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象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

这一比喻,很形象,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晋平公为之称善。

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

相关问答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1-30 07:22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
全文
晋平公问于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己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
1个回答2023-12-18 04:49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全文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5 03:57
点燃蜡烛照明与摸黑走路哪个好呢?
炳烛而学翻译
1个回答2024-02-17 01:01
晋平公问晋国的乐师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 平公说:“你这个做臣子的怎么能戏弄你的君王呢?” 乐师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
全文
炳烛之明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0 11:52
【释义】 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出处】 汉·刘向《说苑》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
全文
炳烛而学翻译
1个回答2024-02-26 21:18
晋平公问晋国的乐师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 平公说:“你这个做臣子的怎么能戏弄你的君王呢?” 乐师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
全文
炳烛而学
1个回答2024-02-22 06:07
古语有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故炳烛而学即指伴灯而学(指学习勤奋)也可指老了还不忘学习(指热爱学习)。
炳烛之明是何意?出自于哪?
1个回答2024-03-02 23:40
【释义】比喻少年不努力,老游渣大徒伤悲的情况。 【出卜春处】此典出自《说苑·建本》:“少而好型磨耐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晋平公问师旷说:...
全文
炳烛而学的所有 之 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5:37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代词,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少而好...
全文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出自哪里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5 12:36
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意指人的一生都要勤奋治学。 原典: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拍神公...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