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壮志,独木难支的宗泽故事是怎样的?

2023-12-12 02:31

4个回答
他有着满腔的抱负,但奈何不受别人的尊敬,好不容易走上了仕途之路,最后还被流放了。

       宗泽出生前,他的母亲刘氏曾梦见天空出现猛烈雷电,光照其身。  宗家虽贫穷,但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父亲宗舜卿就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则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天资聪慧的宗泽,勤奋好学,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大约宗泽十几岁时,宗家举家迁居交通比较便利,商贸、文化较为发达的廿三里镇。在那里,宗泽视野扩大了,耳闻目睹宋王朝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仍,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抱负。不到20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历时十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他不仅悉心求学,研读“古人典要”,而且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国之道,逐步看清了整顿吏治是解决政治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眼看辽国、西夏屡屡入侵,也产生了靖边安境、为国效力的思想。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这样,宗泽迅速成长为一个博学广识、文武兼备、富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

        靖康元年(1126年)初,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宗泽被借以宗正少卿身份,充任和议使。宗泽说:“此行不打算生回了。”有人问他原因,宗泽说:“敌人能够悔过撤兵当然好,否则怎么能向金人屈节以辱君命呢。”有人认为宗泽刚直不阿,恐怕有害于和议,钦宗把宗泽派往战争前沿的磁州任知府。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到任。宗泽说:“受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的。”宗泽受命,当日就独自骑马上路,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

        赵构在南京即皇帝位,宗泽入朝觐见,涕泪交流,提出复兴国家大计。当时他与李纲一同入朝对答,两人相见谈论国事,慷慨流涕,李纲认为宗泽是一个奇人。赵构想留住宗泽,黄潜善等人进行阻挠。宗泽被任为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当时金人提出割地的要求,宗泽上书说:“天下,是太祖、太宗的天下,陛下应当兢兢业业,思虑着将它传之万世,为何急忙同意割让河东、河西,还答应割弃陕州的蒲县和解县呢?自从金人再次入侵,朝廷未曾任命一将,派出一兵,只听到奸邪之臣,早进一言主张讲和,晚进一说请求盟好,终于导致徽、钦二帝北去,宗社蒙受耻辱。臣以为陛下会赫然震怒,明令赏罚罢黜,以再造王室。现在陛下即位四十天了,没有听到有大号令,只见刑部指挥说:‘不得发布赦文到河东、河西、陕州的蒲县和解县。’这是压制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于民。臣虽然愚钝怯弱,愿意亲冒矢石,为诸将之先,能够捐躯报国也就满足了。

    ”赵构看完宗泽的奏疏觉得很悲壮。宗泽被改任为知青州,当时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秉义郎岳飞犯法将被处刑,宗泽见到岳飞感到惊奇,说:“这是一个将才。”正碰上金人攻打汜水,宗泽将五百骑兵交给岳飞,让他立功赎罪。岳飞大败金人而回,宗泽于是升岳飞为统制,岳飞由此知名。  金将兀术将渡过黄河,谋划攻打汴京。诸将请先断掉河桥,严兵固守,宗泽嘲笑说:“去年冬天,敌人直扑而来,正是由于断掉河桥。”于是命令部将刘衍奔赴滑州,刘达赶赴郑州,以分散敌人兵力,并告诫诸将极力保护河桥,以等待大兵聚集。

他想要一统天下,博览群书,经常在朝廷上高谈阔论,但没有人理解他的雄心壮志,大臣们只想争权夺利,不顾老百姓的死活,继续加重赋税,徭役等,他没有队友,面对他人的进攻,没有反抗的能力。
宗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爱国主义军事家。 他幼年时期聪慧好学,深刻的认识到明朝的落寞与腐朽。励志要报国,但是却没有办法通过一己之力来改变颓势。
相关问答
独木难支的典故_独木难支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7 21:56
  独木难支的典故   很久以前,崂山李二拜别哥哥嫂子去昆仑山学艺,学成回家见家乡天旱,哥哥饿死,嫂子吃茅屋上的茅草度日,李二就去河边捡华达石来施行道法做饭,用脚点火被嫂子点破,从此就变成...
全文
独木难支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00:25
比喻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住全局,而局势严重,已无法挽救。独木难支:比喻个人的力量单薄。回天无力: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
独木难支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0 23:03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
独木难支三国演义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23:07
姜维独木难支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
全文
成语‘独木难支’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2-03 18:21
独木难支:比喻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住全局,而局势严重,已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隋·王通《文中子·事君》。 人物生平:隋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山西河津...
全文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01 10:35
辛弃疾啊 比如他的《破阵子》 他就是一心为国 君主只拿他做个解决困难的人 还有李白也是吧 《将进酒》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29 01:35
洪秀全。宋江。方腊。当然了,后两个不一定是真的,打了这么多字是因为如果我只打了 洪秀全 三个字,系统不允许我提交,于是有了后面这些话。
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大人可以为王
1个回答2022-12-18 11:26
怀才得遇,周文王遇吕尚;舜帝被尧帝任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少怀壮志主要事件?
1个回答2024-05-04 22:10
《少怀壮志》叙述项羽胸怀大志,可分为两层。 从“项籍者,下相人也”到“皆已惮籍矣”为第一层。这一层的意思是:叙述项羽的家世、才力和抱负。青年时代的项羽任武好勇,并已具有反秦意识。 从“秦二世元年...
全文
八方招架也独木难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1-28 19:24
“八方招架也独木难支”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力量难以支撑全局或面对多种挑战。它强调了即使有八个方向的支撑,也无法抵挡住强大的压力或困难。 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房...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