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的成语典故

2023-12-12 19:02

1个回答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
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
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青牛气息奄奄,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咳咳不止后突然咳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李成宇
1965年8月下旬
中原称天堑,无过函谷关,
汉称八关首,中平置元年①,
关址有新旧,相去百里三,
东自孟津起,西边到崤山,
心吊古战场,旧貌换新颜,
陕豫咽喉地,今履若平川,
险途几百里,驰过不半天,
名胜古迹多,不及下车观,
求学时间紧,何日方得闲?
注:①函谷关遗址在今灵宝市坡头北,南峙巍巍秦岭,北临滚滚黄河。战国时,秦始置关,称秦关。汉楼船将军杨仆“徙关于新安”,南史称汉函谷关。函谷关为洛阳通向西方的要塞,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洛阳八关即:函谷关、伊阙关、 广成关、太谷关遗址、轘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遗址。函谷关为洛阳八关之首。新函谷关为汉代中平元年置。

相关问答
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5 10:24
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如下: 2500多年前,老子离开洛阳,出函谷关向西。当时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闹裂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
全文
灵宝函谷关介绍及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3-01 05:37
1. 东周时期,函谷关关令是当地人尹喜。一天早晨,尹喜从家里出来,在门前的一个土台上往东远眺。望见对面源岸上霞光万道,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这本是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善观天象的尹喜却从中发现了不平常,红...
全文
老子西出函谷关去了哪里?
1个回答2022-12-31 23:05
老子出去穿关东了。
函谷关函读什么
1个回答2022-09-14 18:00
《韵学骊珠》监咸韵阳平声“函”与“咸、衔”在同一小韵,“含”与“涵、邯”在同一小韵。《广韵》“函”,胡南切,咸摄开口一等平声覃韵匣母字,与“涵、邯”在同一小韵。而“咸”,胡谗切,咸摄开口二等平声咸韵匣...
全文
函谷关有哪些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3 11:45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客喜贤名声很大,秦昭襄王早有所闻,想让孟尝君来秦共图大谋。派其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到...
全文
太乙仙魔录谷函生小说有吗
1个回答2022-09-26 13:28
下一期的桌游志
老子是骑着什么出函谷关后再无踪影的
1个回答2024-03-06 21:32
牛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
全文
老子是乘坐什么动物过的函谷关
1个回答2024-03-01 20:55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老子为什么要骑青牛出函谷关?
1个回答2024-03-11 22:39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 的变革,促进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因此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 上,记载老子的史料很少,只大概知道他姓李,名耳...
全文
老子为什么要骑青牛出函谷关
1个回答2022-09-16 03:57
因为老子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