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中后来演化出来的成语是什么

2023-12-15 03:57

2个回答
不远千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仍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孟子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五十步笑百步,仁者无敌,深耕易耨,引领而望,以羊易牛,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放辟邪侈,
(梁惠王章句上)
匹夫之勇,流连忘返,鳏寡孤独,箪食壶浆,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
只找到这几个。
相关问答
孟子 梁惠王
1个回答2022-09-13 08:11
自己看书咯~~~
孟子梁惠王上讲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04:24
孟子抓住了梁惠王渴望称王天下,建立霸业的心里,集中阐述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孟子以设问的手法引人就范,以日常习见的小事喻说道理,环环相扣,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充分反映了孟子...
全文
孟子梁惠王下主要讲了什么五十字
1个回答2024-01-19 03:35
孟子告诉梁惠王,一个君主应该善于把自己的快乐和自己的臣民分享,这也是仁德的一个表现。
谁有孟子见梁惠王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09 20:43
今天看到《梁惠王章句上》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感触很深。 上学时期已经学过...
全文
孟子见的是魏惠王,还是梁惠王?
1个回答2024-03-06 04:23
梁惠王=魏惠王 战国时,魏国首都是大梁,所以魏通常也被称为梁.
《孟子·梁惠王上》第五段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13:03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
全文
孟子梁惠王上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4-03-10 17:51
《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孟子抓住了梁惠王渴望称王天下,建立霸业的心里,集中阐述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发展生产,爱护百姓,教化百姓——施行仁政。生产力强,人民生活好,百姓又受到教化,自然就...
全文
孟子 梁惠王上中以羊易牛的原因
1个回答2024-03-04 17:57
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牛走过,将要杀牛以祭钟,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他哆嗦的样子,它没有罪过却要进屠场"。那人说废除祭钟吗?王说"怎么能废呢?用只羊代替它"。 老百姓以为齐王是吝啬,但孟子认为齐王是仁...
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1个回答2022-12-21 19:23
rs、、、、。。
问一下西安 英雄豪杰是指谁?
1个回答2024-06-03 23:19
有钱就是英雄豪杰~~哈哈~经济社会~英雄豪杰也跟着变味了~笑贫不笑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