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姬进贤文言文

2023-12-16 14:15

1个回答

1. 樊姬进贤 译文

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丁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蛤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2. 《樊姬进谏》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荚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丁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蛤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非议讽刺虞丘于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3. 樊姬进谏 文言文翻译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罢朝而晏,问其故?庄王曰:“今日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

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

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执巾栉以侍王,非不欲专贵擅爱也,以为伤王之义,故能进与妾同位者数人矣。

今虞丘子为相十数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不忠不智,安得为贤?”明日朝,王以樊姬之言告虞子,虞丘子稽首曰:“如樊姬之言。”

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相楚,国富兵强,庄王卒以霸,樊姬与有力焉。 樊姬,是楚国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下朝回来晚了,樊姬问楚庄王原因,庄王就说:‘今天和贤明的丞相谈论,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樊姬说:‘这位贤明的丞相是谁呢?’王说:‘是虞丘子。’樊姬手掩嘴巴笑了。

王问她为什么发笑。樊姬说:‘我有幸可以伺候大王,并不是不想得到大王的专宠,而是认为这样有损大王的形象。

因此能够推荐和我一样地位的妃嫔数人。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却没有推荐一个贤臣,如果他知道谁是贤良的人却不引进,那么他就是一个不忠的人;如果他不知道哪些贤良的人,那么是他不智。

这样一个不忠不智的人,怎么能称为贤明呢?’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磕头说:‘我会像樊姬说的那样做的。’于是虞丘子辞职,推荐孙叔敖做楚国的丞相,(在孙叔敖的治理下,楚国)国富民强。

楚庄王最终得以成为霸主,有樊姬的功劳。

4. 文言文《樊重树德》翻译

樊重,字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樊重的钱财积累至成千上万,他便经常周济本家同族,施惠于乡里。樊重的外孙何氏,兄弟之间为一些财产而争斗,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来解决他们兄弟之间相互愤恨,相互诉讼。本县的人都称道樊重的行为和品德,将他推为三老。

樊重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平素所借给别人的钱财多达数百万,他在遗嘱中安顿子女们将那些有关借贷的文书契约全部烧掉。向他借贷的那些人听说后都感到很惭愧,争先恐后地前去偿还。樊重的孩子们都谨遵父亲的遗嘱,一概不接受。

(1) 樊(fán)重:樊重,生卒年不详,字君云,西汉末年南阳湖阳(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人。樊姓发源于河南济源,在河南繁衍兴旺,其中有一支迁至今唐河湖阳,迅速繁衍成为南阳郡大姓。湖阳樊姓至樊重,在西汉末、新莽初,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庄园主。樊重有子樊宏(参见《 刘秀的舅舅寿张侯樊宏 》)、樊丹,有女樊娴,嫁于舂陵宗室南顿令刘钦,生刘演、刘秀、刘仲三兄弟,其中刘演死于更始皇帝迫害,刘仲在征伐山东时死于战阵,刘秀于公元25年在河北高邑即皇帝位,被称作汉光武帝,创立东汉195年基业。[1]

(2) 尝:曾经。

(3) 嗤:讥笑,嘲笑。

(4) 皆得其用:都能让它们派上用场。用:用处。

(5) 向:从前的、旧的。

(6) 咸:全,都。

(7) 已:停止。

(8) 谚:谚语。

(9) 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0) 假:借。

(11)然:然而。

(12)梓(zǐ) 漆:梓树和漆树。

(13)作:制作。

(14)积:积累。

(15)欲:想要。

(16)器:器物;家具。

(17) 树:种植。

(18) 计:计划

5. 樊姬进谏 翻译 求

《樊姬》 原文: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

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

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

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荚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

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

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

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

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

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

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

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

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

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

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丁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蛤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

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

非议讽刺虞丘于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6. 樊重树德的翻译与文言文答案

樊重树木

原文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

译文

樊重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树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反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注释:

(1)梓漆:梓漆,树。

(2)嗤:嗤之以鼻。

(3)皆得其用:都能让他们派上用处。用:用处。

(4)向:从前。

(5)咸:全,都。

(6)已:停止。

(7)谚:谚语。

(8)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9)假:借。

(10)然:但是。

(11)樊重:人名。

(12)作:制做。

(13)积:积累。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发:学习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文言词语、英语单词、数理化公式等,都要一个一个积累,日子久了,便会融会贯通,水到渠成。没有一步登天的事,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成大事者必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定能成功。

7.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小题:

①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②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 *** ,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小题:①仁和智。②“爱人”是孔子仁的基本内容。这里的“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君子有了这种爱就能推己及人。

小题:见译文和简析

小题:见译文和简析

[参考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 *** ,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 *** ,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选段简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爱人”是孔子仁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这里的“爱人”就是“泛爱众”,就是爱所有的人,君子有了这种爱就能推己及人。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相关问答
有关樊姬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01:02
汉书注: 楚王好田,樊姬不食禽兽肉. 说的是,楚庄王喜欢打猎,残忍而荒怠公务.樊姬就不吃肉,以此来抗议.楚庄王只好听话了. 一次,楚庄王回得晚,樊姬问他做什么去了,楚庄王说,跟贤相虞丘子谈话去了....
全文
樊姬有为楚庄王生下孩子吗?
1个回答2024-02-27 03:26
樊姬,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的王后,大家都说樊姬是春秋第一贤后,连唐朝的名相张说都称赞樊姬说:“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那么樊姬作为楚庄王的王后,她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樊姬是一个深谙说...
全文
有关樊姬的故事..
2个回答2023-12-06 00:21
汉书注: 楚王好田,樊姬不食禽兽肉. 说的是,楚庄王喜欢打猎,残忍而荒怠公务.樊姬就不吃肉,以此来抗议.楚庄王只好听话了. 一次,楚庄王回得晚,樊姬问他做什么去了,楚庄王说,跟贤相虞丘子谈话去了.樊姬...
全文
金贤姬的家庭
1个回答2024-01-21 00:18
金贤姬父亲是朝鲜常驻古巴的外交官,其妹金贤玉及其弟金贤洙则于哈瓦那出生。1997年,金贤姬和韩国一名安全部官员结婚。 父 ―金元锡(キム・ウォンソク、김원석)。衡歼型前外交官。根据金贤姬的供诉她...
全文
楚庄王王后樊姬有哪些趣闻轶事?樊姬的历史评价又如何?
1个回答2023-12-06 22:32
樊姬简介 樊姬,楚庄王的王后。樊姬为了劝阻楚庄王不要因打猎,玩物丧志,就不吃禽兽肉,以此来打动楚庄王。而楚庄王从此改过自新。张说曾说:“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樊姬的趣闻轶事 星月梳妆 楚庄王即位...
全文
樊姬进谏 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3-12-09 04:34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罢朝而晏,问其故?庄王曰:“今日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执巾栉以侍王,非不欲专贵擅爱也,以为伤...
全文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论述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12-11 00:57
樊姬谏夫强国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①罢朝而晏②,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执巾栉③以侍王,非不...
全文
樊梨花的樊四个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07:09
搜索《樊的成语》找到的。 鸟入樊笼 [niǎo rù fán lóng]——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柙虎樊熊 [xiá hǔ fán xióng]——柙中...
全文
襄樊为什么要叫襄樊?
2个回答2022-11-17 03:56
襄:(书)帮助。樊;篱笆 将襄江用篱笆包裹起来。 意思是襄樊的人们要凝聚力量,互相帮助,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