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陶侃留客阅读答案

2023-12-16 21:58

1个回答

1. 陶侃留客这个文言文翻译怎么

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2. 陶侃留客翻译

陶侃留客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

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

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

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

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

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

第二夭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

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

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

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3.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小题1: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③旦:天亮,早晨。 ④返:回去。

小题2: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小题3: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这里“反”为通假字。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小题3: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4. 陶侃留客

翻译: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

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找··地方住宿。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

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

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

第二夭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

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口去了。

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

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佩,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为满意回答。

5. 陶侃留客的相关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素:②悉割半为薪薪:

③明旦去旦:④侃犹不返返: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已远,君宜还。

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1.【答案】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③旦:天亮,早晨。 ④返:回去。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母的做法并不认同,只要自圆其说,即酌情得分。

6. 陶侃留客翻译

陶侃留客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第二夭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7. 陶侃留客从文中看出陶母是个怎么样的人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的老乡啊,呵呵.)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以下为其育儿二事. 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谌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谌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知谌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乡里传谈,以为贤良.官府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北宁范仲淹知饶州时,曾下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 封坛退鲊 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

8. 陶侃留客翻译

陶侃留客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

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

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

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

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

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

第二夭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

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

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

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相关问答
陶侃留客中的陶母是怎样一个人
1个回答2024-02-07 05:56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
全文
陶侃留客从文中看出陶母是个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01 02:01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的老乡啊,呵呵.)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以下为其育儿二事. 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
全文
陶侃留客 从文中看出陶母是个怎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07 05:56
这是一个典故叫:截发留客。 晋书·陶侃母湛氏传》记载:陶侃年轻时家境贫寒,一次范逵来到他们家投宿,没有东西招待客人。他母亲湛氏悄悄剪下头发卖给邻人,买了些酒菜招待范逵。范逵知道此事后赞叹说:“非...
全文
(四)陶侃留客 中可以看出陶母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实例简要回答
1个回答2024-02-01 01:25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 以身垂范,育子成才 言传身教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的老乡啊,呵呵.)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
全文
(四)陶侃留客 中可以看出陶母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实例简要回答
1个回答2024-02-22 16:38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 以身垂范,育子成才 言传身教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的老乡啊,呵呵.)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
全文
陶侃留客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1-31 04:48
陶侃留客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
全文
陶侃留客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阐述理由
1个回答2024-02-12 00:36
陶侃母亲谌氏(243-318年)古代饶州人,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是我的老乡啊,呵呵.)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迹,千古传颂.以下为其育儿二事.  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
全文
陶侃惜谷中陶侃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17 01:46
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
全文
陶侃母亲是如何教育陶侃的?
1个回答2024-04-02 04:10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
全文
关于陶侃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6:43
陶侃自称“少长孤寒,始愿有限”。他在门阀政治下挣扎奋斗几十年,才得以出人头地。但仍为士族们瞧不起②。士族们不会允许一个寒门总揽东晋朝的。陶侃明白自己的处境,也不敢轻易侵犯士族益。其次,元帝、明帝两...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