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将诸葛亮骗到了高楼上献上了什么书

2023-12-17 10:40

3个回答
上屋抽梯,有一个典故。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琦,不喜欢长子刘琮。刘琮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便给讲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要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说道,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于是命左右侍从尝一尝,刚刚尝了一点,侍从倒地而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没有说明有什么书
没有献书吧,观书只是借口。你说的应该是演义的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孔明乃复坐。琦曰:“琦有一古书,请先生一观。”乃引孔明登一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曰:“继母不见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无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撤去。琦告曰:“琦欲求教良策,先生恐有泄漏,不肯出言;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孔明曰:“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琦曰:“先生终不幸教琦乎!琦命固不保矣,请即死于先生之前。”乃掣剑欲自刎。孔明止之曰:“已有良策。”琦拜曰:“愿即赐教。”孔明曰:“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琦再拜谢教,乃命人取梯迭孔明下楼。孔明辞别,回见玄德,具言其事。玄德大喜。

这也是成语“上楼去梯”的来历。
上楼去梯
【释义】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可见在史书上并没有提到“书”这个细节,故是小说家虚构。
没明说这个“书”————————————
相关问答
刘备请诸葛亮时诸葛亮写的诗
1个回答2022-09-24 22:47
你说的是《出师表》吧
三国时期是诸葛亮主动找刘备的?还是刘备去请的诸葛亮?
1个回答2022-12-15 07:23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
诸葛亮有什么贡献
1个回答2022-12-13 03:29
八阵图,连发弩,木牛流马
三国演义刘关张,诸葛亮的各一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26 23:19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借箭
是刘备造就了诸葛亮还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
1个回答2023-07-31 19:26
这两个不能分开说,没有旦尘毁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今天,但没有兄册刘备的模备三顾茅庐,就没有诸葛亮的出山,那样诸葛亮的才华也只能埋没了,虽然诸葛亮聪明绝顶,即使没有刘备他也能有番作为,但是那时的读书人有自...
全文
刘表是诸葛亮的姨父,为什么刘表不用诸葛亮呢?
3个回答2022-12-21 08:12
因为刘表看不上诸葛亮,也不知道诸葛亮的厉害。
诸葛亮与汉献帝是同一个人吗?
1个回答2023-03-11 03:41
当然不是,汉献帝叫刘协,是和刘备同宗,刘备被刘协称为皇叔。 而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
关于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
1个回答2023-05-28 16:45
比如 三顾茅庐
十个笑话: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
1个回答2023-02-23 01:29
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备请诸葛亮下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2-10-28 19:00
那个故事叫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