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的成语

2023-12-18 21:16

5个回答
东家孔子 [dōng jiā kǒng zǐ]
基本释义
对 孔子 的一种称呼。
百科释义
东家孔子 (dōng jiā kǒng zǐ) 【解释】:对孔子的一种称呼。 【出处】: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东家孔子,至德生于上天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逝者如斯夫
孔子说的。

关于孔子的成语有 :

见贤思齐、举一反三、巧言令色、后生可畏、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韦编三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

【见贤思齐】

读音jiàn xián sī qí,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出自《论语·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举一反三】

读音jǔ yī fǎn sān,意思是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

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巧言令色】

读音qiǎo yán lìng sè,意思是擅长辞令,面目姣好者。先秦之时实行世袭制。除了血亲就是富人,美人,擅长外交辞令可以当官。现指用花言巧语来迷惑、取悦他人。

出自《论语 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后生可畏】

读音hòu shēng kě wèi ,意思是青年人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令人期待。

出自《论语·子罕》|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有教无类】

读音yǒu jiào wú lèi。解释是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另一种解释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自《论语·卫灵公》| 子曰:“有教无类。”

【学而不厌】

读音xué ér bú yàn。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诲人不倦】

读音huì rén bù juàn,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韦编三绝】

读音wei bian san jue。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出自《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另有《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解释为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为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自《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相关问答
孔者,大也,大名之意;孔者,小也,孔窍,针孔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4-10 19:01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抽象,大意是:孔这个字,若是指大时是比较大,一个空间、一个领域、一个方面都可称为孔(如一孔之见:指一个方面、一家之说);孔字,若是指小范围的时候,就特别小,小到眼、耳、鼻、口等孔窍、绣...
全文
关于孔子孔庙孔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3:08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林在曲...
全文
关于孔子孔庙孔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1:20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曲阜城中央。 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林在曲阜城...
全文
关于孔子孔庙孔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31
轶事典故:在孔子墓碑前令人奇怪的是,建有一道不伦不类的矮墙,还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了。为什么要建这样一道墙?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到孔林朝...
全文
关于孔子这个故事的白话文 最好是孔子原话 翻译成白话文也行
1个回答2024-01-26 07:27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
全文
《孔子的故事》中老子给孔子的四句话,分别和哪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1-18 21:37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结构】动宾式。 【用法】用作褒义。形容...
全文
孔子让路中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性格?
1个回答2024-01-22 01:26
这个故事是讲孔子在学生的陪同下途经郑国。路上,被一个叫项橐的孩子用碎石烂瓦堆砌的一座“城池”挡住了去路。开始,孔子叫孩子让路并责怪孩子不懂礼节。可项橐却反问孔子,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
全文
与孔子相关的故事的题目和孔子的一句名言
1个回答2024-05-19 03:15
关于孔故事《两辩》 孔句名言(三行必我师焉)
孔子教子的孔子少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6:57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
全文
孔子、老子和孔明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1-24 10:00
孔子画像资料较多,老孙芹子、孔明较少。这里选择比较正式的画像供你参考。  高让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 老子 老子 老子 孔子 孔子 孔子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